记忆中的梅川河,是我心中的母亲河,清澈的河水哺育着梅川人,灌溉着梅川的万顷良田。 梅川河发源于横岗山与灵山,蜿蜒曲折,在教场街汇合,沿着十字街、东门头、河沿下,王尔街、戴家畈、西门河、董家畈、游家畈流向武山湖。 小时候放学回家后,拿上小水桶和扁担,到河里挑上几担水,屯在水缸里,够家里吃用两天。天气炎热时,在河里洗个澡,再挑担水回家,美得很!玩得高兴时,在河砂上用手挖个洼荡,让水从砂里过滤,再舀进水桶里挑回,更加卫生清亮。 每逢山洪暴发,河水汹涌,浊浪滔天,有时河水快没过人寿桥了,在小时候很担心人寿桥会被河水冲走,但洪水过后,人寿桥依然屹立,看来担心是多余的。 山洪退却后,河里的鱼特多,尤其让我难忘是一种叫“花假”鱼,外形酷似现在的红尾鱼,但鱼身上有蓝色的花斑,在光线下产生折射,十分美丽。我们用小竹杆系上鱼线鱼钩,不用浮标,钩上麻蝇或是蚯蚓,顺水划动,不时可以钓上“花假”,不亦乐乎! 待河水清澈过后,我们会拿上没底的半截篦箩筐,看到水里有鱼,迅速的用箩筐罩住,这是要技术的,要眼明手快,反应迅速。技术好的会有不错的收获。捕获的鱼有“喜头鱼”、“沙梆鱼”等等。 梅川人有些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还没到学大寨的时期,就改造了梅川河,变成了现在的朝阳沟。 清明节在十字街、人寿桥、河沿下走了一趟,令人感叹,令人唏嘘。十字街还是街吗?人寿桥还是桥吗?梅川河还是河吗? 看到梅川正在建设四祖、匡山的旅游开发,试问如果没有梅川古镇的依托,没有古镇的人文底蕴,开发能成功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