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189|回复: 1

书生情缘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148

主题

467

帖子

593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93
QQ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5-6-1 15: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生情缘
陈哈林
看徐斌先生的文起码说来也是在20年前了,那个时候,他在一所培养师资的高等学校教书,做学问,那时他给学生们讲文无定势,文是思想和情感的流露,讲文学是一种哲学的形象表达,讲文人之气: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讲道佛本一体,讲天地人合一的好东西。
    没想到,几年以后,徐斌先生不再在三尺讲台翻阅传说上下五千年,而是毅然辞职回到生养他的故乡——清江长阳,这个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中记载过的地方,新近被推为中国巴人的源头,土家族的摇篮,徐先生回后在人大部门谋上一份公干,沉天调研与文字打交道,这时候的他是真正把所学与社会现实直面了,在直面社会的过程中,徐先生痛苦过徬惶过,移情过,但最终他没有,因为他心怀一颗报国之志,报孝之心,他怎能呢?他总想以一种方式去表达,去呼唤,去振醒一些什么,最终他选择了作为一个文人,一介书生所能选择的,那就是写作,从此他从身边的人和事写到民族、国家、人民和地球生态等,把个人命运与时代命运结合一起,写出了好多好多的时代颂歌,写出了好多好多的凡人凡事,这从徐先生的第一本作品集《远方的青山》中即可见到,如散文《乡居》、小说《木桥溪的战斗》、报告文学《金梅的天空》等,其文字风格,各有不同,不求划一。徐斌先生说书生和他的书,应该是有人间烟火味儿的,随心所欲的写出来,把事说得开敞些,常常是借一个小题目,作些大的方面的发挥,虽不能惊世骇俗,却可以感到人间的温暖,自然界的和美,如本集中收录的县城旧事系列,他很为细致地将龙舟坪这一数千年古镇的细微告知读者,如《小东门的老屋》,就是那么入微地写出了老屋的亲情,老屋的掌故和老屋的历史,让人们在读老屋的过程中有一份回忆、回归,让人们想起当年的酸甜苦辣,继后的系列如《学校》、《石榴树、桂花树》、《捉特务》、《看戏》、《体委楼和毛主席像》等,无不充满往夕的人情冷暖和悲欢离合,作者从历史的高度在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文章你初读起来会不以为然,然而只要你深读下去,才会感觉那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心灵震撼。
    徐斌先生一边观照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自然生态与和谐发展,还一边关注着中国的弱势群体,关注着民族的发展,如他的《刘代表圆了清华学子梦》、《富人与穷汉》、《为了人民的富足安康》、《亲民》、《爱民》、《为民》、《使命》、《跨越》等这些文章处处充满着一位有着深厚学养的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正体现了一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这些文章可谓是难得的信仰教材,不是有人问祖国是什么,民族是什么,人民又是什么吗?徐斌先生的文和他的写作实践便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徐先生凭着一个书生的情怀,在关注祖国,民族命运的同时,他让思想放牧于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在那里吸取滋养,从而又写出了一大批歌颂自然和祖国山河的文章,如《飞机上看云》、《走步西湖》、《美丽的清江》、《昨夜今晨》、《玉兰花开》、《鼓浪屿踏浪》等。
    与徐先生相处就好象是在与历史相处,与文化相处。因为他的周身都放射出这样一种书生的思索与创造的光,他总在历史的思考着中国,辩证地思考着中国,在尽一个有良知的中国知识分子的职责,粗略地读过《昨夜今晨》,便留下这《书生情缘》,是为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23

2万

主题

60万

帖子

7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人在天涯ξ灵气袭人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776317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24-6-4 12: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帮顶一下。
活着应该快乐,因为你会死很久。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如果你涉世未深,我会陪你看遍世间繁华;如果你历尽沧桑,我会带你坐十遍木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