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咸宁旅游资讯 于 2015-6-3 09:10 编辑
湖北省咸宁市桂花镇,有一个聚族而居4个世纪的古村落──刘家桥村,被誉为“楚天民俗第一村”。刘家桥古民居始建于明崇祯3年,是汉高祖刘邦的同父异母小弟彭城王主刘交后裔刘元牙始建。刘家桥4处居民村落建筑总面积3500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740间,楼道38条,天井54个,建筑风格为明清古庄园建筑雏形,其建筑规模庞大,民风淳朴,古朴秀丽。此外,刘家桥还是历史上远近闻名的书香门户,素有“墨庄世第”之称。据统计,这里在民国前有举人2名,贡生2名,庠生2人,秀才23人,在刘家桥的堂屋上方,随处可见古代各种授匾。近年来,随着保护和开发的有机结合,刘家桥被授予“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北旅游名村”等称号。
出发前看了上面一段话,对刘家桥村充满了期待。当然知道有旅游名村的称号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惦记着那座单孔石拱廊桥,惦记着老房子,所以这里依然是我们咸宁之游的重点。
那天离开白沙桥没有几分钟就到了刘家桥村。看着廊桥边建起了很多小饭馆,到处都挂着红灯笼,心里虽有些难过,但因为有思想准备,情绪不是很低落。围着廊桥左拍右拍后,终于向打听到的老房子方向走去。
先是走进了一户人家,一位老人家正在洗碗。从侧门出去,一条小巷出现在眼前。房子特别有感觉,是那种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又保存完好的感觉,心中窃喜,想着这里还留有一块净土,没有挂上红灯笼。
一条小巷过去,顶头是一家,左右手各一家。只有左手边的院落大门敞开着,那两家大门紧闭。敞开门的大院是个大宅子,门上有牌匾。里面也够大够气派,但少有人气,远不如溪水边老房子热闹。我们在里面拍半天,没有碰到一个人。
出来后,前方左右都没有路可走,只好原路返回。再打听老房子,人家往马路对面指,说是那边还有。穿过了马路,有一大户人家在台阶上,大门上也有牌匾。走进一看还真大,只是不是那种大宅院的感觉,而是相互贯通的小廊连接。好在这里比较有人气,有木匠在干活。
从马路那边过来后,我们又溜达到溪边老屋。有的老屋正在改造,很多家都忙着做饭。司机师傅说这里的饭要比温泉区便宜好多,还好吃,他建议我们在这里吃饭。难怪这里饭馆的生意这么好。
咸宁旅游资讯网-香城泉都,浪漫咸宁欢迎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