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7427|回复: 12

家乡赛龙舟

[复制链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15-6-3 15: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byht 于 2015-6-3 15:54 编辑

002WyXRzzy6SJ0rsbg622&690.png

家乡赛龙舟
    “今乃是、五月五、龙舟会上;众兄弟、他约我、玩耍端阳。”
     ——花鼓戏《鸣凤辞店》唱词
    农历的五月五是端阳节,也是世代相传举办龙舟会的传统节日。龙舟会也叫“龙舟竞渡”和“赛龙舟”,家乡人谓之“划龙船”。一般说来,赛龙舟以比划速为主,龙舟竞发,劈波斩浪,以占先者为胜。
    传说这赛龙舟与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有着密切的联系。屈原是在五月五投汨罗江而死的,当时,汨罗江畔百姓划着船只,在江中寻找过他的尸体,于是就产生了五月五、赛龙舟的习俗。
    赛龙舟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然而当时的端阳节赛龙舟,只限于荆楚的洞庭湖一带毗邻的“两湖”区域。由于赛龙舟是一项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文化娱乐活动,后逐渐地流传到全国各地水乡,并世代传承,盛行不衰。
    有些记忆,由于岁月的消失而变得模糊,唯独家乡的故事,时间愈是长久,却愈清晰。童年的家乡,每年端阳节的前后都要举行龙舟会,滨江介湖的水乡,到处都可隐隐约约地传来那酣畅淋漓地击鼓声。
    我还记得,家乡赛龙舟那热闹的场面。那是我在念高中的时候,时值端阳,观看了由剅河区举行的龙舟会。这一天,天气晴朗,四乡八村的龙舟用手扶拖拉机运来,云集在剅河血防站附近的桃花潭水面上,等待赛龙舟表演开始。
    看赛龙舟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摩肩接踵、人山人海。岸上挤满了人,树上爬满了人,桥上站满了人,主席台坐满了人……到处是欢歌笑语,连空气也似乎感到热闹了。
    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们,穿戴的花花绿绿,打着阳伞,象笼中放出的鸟儿,展翅于人群之中。约上昔日的闺密,笑声和低语,其乐融融。难得的一次放松,去忘掉家务事所带来的不悦和埋在心中的惆怅。
    尤其是那些正值芳龄“坛子”娃,把自己打扮得象仙女一般,三五成群,到龙舟会去物色自己意中人。她们都渴望找到一位龙舟手,与自己相伴终生,白头到老。她们挤在人群中,恨不得长出几双眼来,来扫描一个个龙舟手,来探寻未来人生。同伴们偶尔间一声浅笑,立即惊恐地收敛起来,羞红了脸,低下了头。
    想起来也不足为怪,家乡水网湖区,开门见水,出门撑船,风里来,浪里去。无论是下湖收种、割芦砍樵、捕鱼捉虾、摘莲挖藕,还是赶集市、买油盐、走亲戚、回娘家,“隔山容易隔水难”,都离不开船桨。龙舟手百里挑一,都是些精壮的男丁,身材魁伟,力大声洪,能参加赛龙舟的小伙,必然是劳动的强手。此情此景,又有哪个女子不怀春、哪个男子不钟情呢?
    识礼知书的初、高中生则把目光投向了身边的风景,他们活跃在大自然中,感悟着窗外事。
    最快乐的是那些头额上点着雄黄,穿着肚兜的孩童,他们撵着小商贩购买回零食,骑在大人的脖子上,津津有味地吃着。
    家乡是传统铸成的。看赛龙舟的人,都是本土的乡亲们,大家互相熟悉,也很友爱,其民风之淳朴,民俗之深厚。龙舟会上,黑压压的人流中,看不到逮人的警车,没有一个持枪的警察,也没有一个操警棍的保安,更没有一件打架斗殴、儿童被拐、欺骗诈骗、小偷小摸等乱七八糟的事情发生。
    桃花潭,深水成潭,水平如镜,以沿潭周围栽种桃树,故得名;又有剅河血防站设于此,亦叫“血防站潭”。
    血吸虫防治站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所设立的专门机构,那时,全县的每个乡镇、农林场都有血吸虫防治医院。血吸虫是一种寄生在人体中的病原体,晚期血吸虫病人肚子变大,骨瘦如柴,最终导致病人死亡。治疗血吸虫的日子,多是在歇凉的伏天,气候异常炎热。剅河血防站选址于桃花潭边,可为病人带来些许的清凉。
    想起来,当年的剅河血吸虫防治站建在水潭边的围堤上,坐北朝南,几间小小的砖瓦平房而已。
    桃花潭水域虽不广阔,风景却极幽美。碧绿的潭水,葱翠的杨柳,与蔚蓝的天空,组合成一幅锦绣天成的图画,明丽悦目。潭延三五里处,梨园、桃园连绵,春天里,梨白桃红,与潭水相映成辉,蔚为壮观。
    家乡的土地深处,蕴藏着盈盈的水源。桃花潭水神奇,深不可测,抽不干,放不完,民间传说它是“龙吐水”。这泓潭水,象一杯乳汁,默默地浇灌着农田,养育着她的子孙们。
    如今家乡的“种桃大王”,所培育出的仙桃“论个卖”,不正是桃花潭挤出的乳汁,所滋润出的绿色环保精品吗?
    啊!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地方!
    过端阳除了吃喝以外,还有龙舟看,也演出花鼓戏。
    家乡的人们,不问男女老少,都是喜欢看戏的。过端阳唱戏为的是消灾除难,祈求丰收。看戏也是访亲会友的缘由,娘屋里开锣唱戏,女儿也觉得脸上有光。
    家乡的花鼓戏大凡是痛恨“嫌贫爱富”之类,如《花墙会》中的杨玉春,人们为之同情,那个王美蓉之父,更是被人们所奚落的形象。
    类似于《花墙会》的戏,莫过于《珍珠塔》了。
    我从五六岁起就开始看戏,记得《白蛇传》这出戏,每逢过端阳那是必须要唱的,戏的情节寓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人生哲理。有诗云:
    祖师度我出红尘,铁树开花始见春。
    化化轮回重化化,生生转变再生生。
    欲知有色还无色,须识无形却有形。
    色即是空空即色,空空色色要分明。
    家乡唱戏,热闹非凡。演出开始,戏台上锣鼓喧天,那是在“打闹台”,一阵紧锣密鼓后,接着是“升官加爵”,打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中幡来,最后是黑脸杀过来,白脸杀过去……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演出前拜台、迎神、安神吧!好象哪些风神,雨神、水神、土地神、城隍爷都归唱戏的管,没有这戏唱,就不会有庄稼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似的。
    家乡的花鼓戏我爱听,虽然现在可上网下载,但不如身临在乡下搭起的草台,去边看、边听过瘾。单放机的声音,让我感触不到那份乡土亲情,即使是去听悲腔(花鼓戏唱腔中为女角色悲痛时专用的悲调),我也哭不出泪来,故也治不愈我的思乡病!
    “看了哟歪哟,有病不吃药。”有时我会忽然想到:要是家乡人没有了花鼓戏看,那该怎么办?又该怎样去度过这传统的端阳节呢?
    也是,《游湖借伞》中那着一身旗袍女子,手中的花纸伞,如今也“借“不到了。
    赛龙舟是一场技术和智慧、毅力和意志、风格道德和思想情操的比赛,对龙舟手的挑选其要求格外严格。家乡赛龙舟,其船上人数为每船十二名龙舟手,其分工明确,同心协力。十人执桨,一人把舵,一人踩艄兼击鼓,鼓架上树一面龙旗。十名桨手,分五组并肩而坐,其职责也各不相同。
    赛龙舟踩艄是关键,船尾踩得越低,船头翘的越高,船速也就越快。锣鼓声一起一落,强劲有力。
    龙舟手着一身同色的背心、短裤,头戴凉帽,衣着整齐,威武英俊。赛龙舟开始了,一条条整装待发的龙舟,龙旗飘扬,锣鼓喧天,桨过波涌,水花四溅。博得岸上观众的阵阵喝彩,玩得尽心。
    赛龙舟除了比速度,还得比锣鼓声铿锵激昂,比划桨整齐有力,比踩艄姿态优美,比龙头翘得高,比龙嘴吐出的水量大…….“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还有比文明、比风格、比毅力、比意志等。
    龙船号子,又叫“龙船调”,是民间风俗歌的一种。它不象其它号子,其时间概念很强,是专门在端午节龙舟赛叫唱的:“嘿哟,嘿哟……”
    或许是因为天热,家乡赛龙舟多是在下午进行。赛完龙舟后,大人小孩还可顺便在龙游的水里洗个澡。
    太阳红着脸回到了潭里,赛龙舟结束了,激情荡漾了一整天的桃花潭,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以上只是自己记忆所及,赛龙舟当然有许多情节,许多故事,拙文挂一漏万,不知现时的家乡父老,过端阳还有这一传统习俗的雅兴否?家乡赛龙舟,何时重相见?!
    (文/张才富2015.06于北京
002WyXRzzy6SJ0Gj5Bt6f&690.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大老猫 + 1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6

337

主题

4689

帖子

6084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6084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15-6-3 20: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月五、是端午!
佛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8

主题

862

帖子

964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96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6-4 21: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年没看到 赛龙舟了
倒是蛮想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9

1950

主题

8647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汤汤汉水接沧浪 大楚沔阳唱渔歌

Rank: 8Rank: 8

积分
10611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6-6 15: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0702869.jpg 20120702870.jpg
20120702848.jpg
“沧浪渔唱”
汤汤汉水接沧浪      饮乃歌声送夕阳
濯足濯缨皆自取      恨无孺子共徜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9

1950

主题

8647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汤汤汉水接沧浪 大楚沔阳唱渔歌

Rank: 8Rank: 8

积分
10611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6-6 15: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0702951.jpg 20120702945.jpg 20120702946.jpg 20120702971.jpg
“沧浪渔唱”
汤汤汉水接沧浪      饮乃歌声送夕阳
濯足濯缨皆自取      恨无孺子共徜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9

1950

主题

8647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汤汤汉水接沧浪 大楚沔阳唱渔歌

Rank: 8Rank: 8

积分
10611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6-6 15: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0702970.jpg 20120702980.jpg
“沧浪渔唱”
汤汤汉水接沧浪      饮乃歌声送夕阳
濯足濯缨皆自取      恨无孺子共徜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9

1950

主题

8647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汤汤汉水接沧浪 大楚沔阳唱渔歌

Rank: 8Rank: 8

积分
10611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6-6 15: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月端阳划龙船,彩船扎在官码头

                      浪里抢标多争斗,锣鼓喧天闹不休

                      看一溜,讲一溜,游船争湾石矶头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你同消万古愁
“沧浪渔唱”
汤汤汉水接沧浪      饮乃歌声送夕阳
濯足濯缨皆自取      恨无孺子共徜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东湖
精华
3

1143

主题

5705

帖子

5895

积分

超级管理员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5895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5-6-6 15: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楚风端午粽飘香"摄影大赛火热来袭!厚礼等你拿~
http://bbs.cnhubei.com/thread-3723910-1-1.html
(出处: 东湖社区)
欢迎上传照片,参赛哦~ 感谢您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09

主题

2243

帖子

2489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48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6-15 19:45: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沔阳古属荆楚地区,赛龙舟(又称划龙船)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南朝·梁宗慎《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隋书·地理志》记载得更为详尽:“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尔鼓掉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诸郡皆然,而南郡尤甚。”可见隋朝的龙舟竞渡已演变为“竞渡之戏”,而且“观者如云”。
《沔阳州志》记载:当地以十五日为大端阳,当天“以木雕五色龙,首尾天矫如船形;中以绢画神像,盛鼓乐,杂彩色纸标,巡于市面上。神各一船,船至,香楮爆竹饯之;闻之送瘟船,出南城外焚之。”旧志云:'沔俗近亦增盛,城乡各镇皆然,金鼓花烛,龙舟飞舞,观众如墙,事虽戏,而犹有左意。'端午节河中龙舟密集,岸上人头攒动,水上划,岸上呼的壮观场面令不少文人雅士动感而诗兴大发。
沔阳(仙桃)清末举人李皋曾为一次龙舟赛留诗: 
  五月端阳划龙船,彩船扎在官码头  
 浪里抢标多争斗,锣鼓喧天闹不休
  看一溜,讲一溜,游船争湾石矶头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27

主题

6038

帖子

6563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656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6-20 20: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乡村劳动力没有大量外出,一场龙舟赛连板凳队员都实力强劲。现在不可同日而语了,凑齐一套班子都难啊
YOU WIN OR YOU DI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