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汉水南流

往事如烟过,一笑泯恩仇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南
精华
0

24

主题

78

帖子

98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98

IP属地:湖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南省 2015-11-14 18: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巫师简史》反响

“文学湘军五少将”之一的于怀岸是湖南实力派青年作家,他的作品一向以清醒、冷峻、锐利和孤傲著称。《巫师简史》讲述了湘西清末以来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以民间视角展开宏大叙事,在遥远的历史背景下演示世道人心和生存空间,悲壮地表现了个人在时代洪流裹挟中的命运沉浮,流贯全书的是中国早已消失殆尽的宗族文化里的担当、责任、义务以及舍身求仁的大爱。
——王跃文(著名作家)

《巫师简史》洋洋洒洒四十余万字,只写了一个空间仅仅几平方公里的峡谷里的偏僻山寨,于怀岸凭借不可思议的力量制服了久远的时空与丰富驳杂的民俗地理掩映之下的故乡,不仅再现了宏大的湘西近代史,更传达出作者巨大的悲悯情怀。巫师兼族长的主人公赵天国殚精竭虑、如履薄冰的一生只做一件事——保全族人的性命。中国的历史小说从来只见决战千里,打打杀杀, 人头落地,《巫师简史》刚好相反,是一部尊重生命、具有神性的作品。
——阎  真(著名作家)


巫师,土匪,曾经是湘西这个神奇舞台上的主要演员。于怀岸以如椽之笔书写了湘西的一个巫师和一个土匪首领,让我们体会到,神秘的巫气和剽悍的匪气是如何氤氲了湘西人的日子的。小说的结局是巫师与匪首会合在解放军的牢狱里,过去一直势不两立的两人也和解了,他们发现,其实他们是相反相成,互为因果,就像生活的两面,离了谁都不行,否则日子便会变得暗淡无光。巫师和土匪,早已成为了历史的记忆,但生长在湘西的于怀岸却从现实中感受到,巫气和匪气仍然在湘西的山水间穿行。我们从于怀岸的文字里也能捕捉到这种巫气和匪气,所以,于怀岸的小说有着最地道的湘西气概。
——贺绍俊(著名文学评论家)

《巫师简史》是一部关于时间的小说。它表述的是历史,是20世纪前半段,包括晚清,时间作为线索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但是小说的时间是悄然发展变化的,具体落实到章节仅是一些时间点,如辛亥革命是剪辫子;抗日战争则先写安陪毅偷偷潜入,再写赵长春去二龙山为匪,插入写明代彭翼南抗倭,最后写沅州城外杨树铺的正面抗日战场。把历史时间与现实时间交混,然后把前后时间在顺序上作一些错位处理,尽量让时间线索的链条切割、压缩到空间事件上去。因而于怀岸总是把空间从容不迫地展开,快速地空间挪运,形成了他写作时的一种运动笔法,这种运动笔法往往勾连于各种事件,在事件间组织矛盾冲突,所以于怀岸的小说是有阅读速度的,是会凝聚在集结点上的。
——刘  恪(著名作家)

于怀岸的《巫师简史》是一部非常优秀的长篇小说,对于巫文化、乡村史、近现代政治演变,都有生动而深刻的刻画与思考。
——魏剑美(著名杂文家)

作者于怀岸的历史观是忠实于历史事实本身的民间史观,或者诚如作家王跃文所说的那样,他观察历史的视角是民间的。为什么说民间视角的历史观是忠实于历史事实本身的历史观呢?因为民间的立场本身是不持立场的,民间的视角不涉及任何阶级利益关系,也不牵涉任何阶层的道德主张。这跟主流意识形态对历史的干预而形成的所谓“史官”视角,是大不相同的。受意识形态支配和影响的所谓“正史”,是服从于一定的利益集团的“史观”的产物,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客观公正的视角的。所以,真实的客观的“史观”应该只存在于民间。于怀岸强调他的写作是对真实历史的一种“还原”,其实就是要求自己尽可能地站在民间的视角来审视历史。

——潘年英(作家、教授)

《巫师简史》以一种开放式的结构,由里到外、由小到大、由猫庄而广阔的天地,向我们展示了湘西社会变革和生存困境的图景。其中,有巫师法器的神秘,有巫师从清水里看到命运的离奇,有巫师皆活不过三十六岁的不可思议,有赶尸情节的毛骨悚然,有克服危机、打败敌人的喜悦,也有逃脱不了厄运的悲哀,特别是一心向善的赵天国与一生渴望建功立业的彭学清、作恶多端而又改过自新的龙大榜的死,让人十分震撼。读这部作品,我们不由自主地会有很多感慨,很多思索,很多领悟……
——楚梦(作家、文史学者)

《巫师简史》塑造的人物个个性格鲜明,作家把他们置于动荡的时代环境中,人物的好坏,由读者自己去领悟和评判。主人公赵天国一辈子坚守巫师和族长的职责,其处事公道,为人正派,工作敬业,谋事细心,深受族人拥戴;彭学清儒雅、严谨;赵长春正气、义气;赵天文亦官亦商,富于心计,好在最后能幡然醒悟;土匪头目龙大榜一方面血性豪爽,另一方面凶残暴戾,其复杂的人物性格、惊心动魄的人生遭际,让人唏嘘、令人感叹!
——张建安(评论家、教授)

于怀岸的流畅叙事和干炼表达,使得小说在书写生死、宗教、战争及日常生活中,都有了格外的吸引力和入胜之处,也将作品推往一种阔大气象。所谓的巫师简史,必然是湘西简史,而时代的每一次变革,所裹挟的血污、洪流,都深深地席卷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事物。每个人物都是湘西大地时过境迁的浮标,时代的变迁、历史的信息,都复合在人物身上。
——沈念(作家,湘军五少将之一)

我喜欢《巫师简史》的芜杂与阔大,但更钦佩它的诚实与无畏。立足于湘西乡村世界的变迁,若要精彩好看,巫、傩、蛊术稍事点染就足以要人老命,还无须改朝换代的沧桑变化。而且我发现,猫庄的民俗扎根于方圆十里之内,与笼统的湘西民俗文化相比,它甚至无关传说中的湘西风貌,然而它闭塞的特点却并非有意为之,倒是应了一句老话:十里不同天。这对我这个读者来说是非常赞赏的,姑且不论孰真谁假,单是打卦、扶乩,上刀梯、下火海这些名堂就足以让人心烦意乱了。我觉得这里的巫术与任何一处的巫术也都并不神秘。我们这里大凡跟巫师打个交道的都知道,仪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牢固的世界观,是诚实与信赖回报的力量。
——田爱民(作家、酒吧老板)

《巫师简史》系湘军五少将之一于怀岸精心锤炼多年的力作,既有神秘的巫傩,又有深厚的人文,既有传统的恪守,又有时代的变幻,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是一部民俗史,是一部地域史,是一部变迁史,可谓奇书一部。
——袁道一(湖南作家)

读完《巫师简史》,让我想起加西亚•马尔克斯,和那个写小说的汉人马原。也许当下还不能说,于怀岸接过沈从文的衣钵,但至少可以说,他的写作让湘西这块神秘的土地平添了愈加迷幻的气息,让湘西仿佛自成一块大*陆(监控)。
——姜晓奇(北京作家)

《巫师简史》是一部全景式、多方位描述湘西近代史的史诗性作品,风格豪放、凝重,思想深刻、前瞻;《巫师简史》作为一部集思想的深度、人性的温度和审美的高度于一体的作品,出版后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人民网2015年6月26日

《巫师简史》记录了湘西大地历史巨变中个体生命的沉浮,动荡的历史风云、神秘的地域文化、悍勇的民族特性都在小说中得到诗性的表现,堪称一部全景式再现湘西现代历史的作品。
——文艺报2015年7月6日02版

《巫师简史》以湘西巫师赵天国和土匪首领龙大榜的命运纠葛为主线,讲述了湘西从清末至上世纪50年代初的历史变迁,表现了个人在时代洪流裹挟中的命运沉浮。
——中华读书报2015年6月17日02版

巫的神秘,史的宏大。在《巫师简史》中,除了巫气和匪气,还有一种旧式中国人骨子里的硬气,这个“气”将小说提升起来,我们得以看到“常”与“变”之间的冲突与缓和。
——兰州晨报2015年5月16日B01版


《巫师简史》是一个巫师家族的成长史,是一个叫猫庄的神秘世界的兴亡史,是政治斗争与生存搏弈的血泪史。它囊括了神秘、宿命、彪悍、粗犷、善良、残酷等等湘西元素,真实而又有力地呈现了半个世纪湘西人的命运,是一部闪耀着思想火花、充满了艺术魅力的佳作。
——湖南工人报2015年5月15日07版


这是一部宏大雄奇、包罗万象的关于湘西近代史的巨著。作者显然不是为了展示赶尸、放蛊、落洞、飘魂等瑰丽、奇异的湘西民俗,也不是为了演绎爱恨情仇的罗曼蒂克故事,于怀岸写出了湘西社会从清末到解放初半个世纪变迁的史诗。更重要的是,他还写出那个时代的生存境遇和世道人心。
——长沙晚报2015年5月11日B02版


《巫师简史》绝不单是一个湘西色彩的现代寓言,而是一部神性的诗篇。
——联合时报2015年5月29日07版


《巫师简史》中赵天国与龙大榜的世代恩怨可以视为湘西百年匪事文学的典型。
——深圳特区报2015年7月10日B01版


《巫师简史》的创作是作者立足于地方民族历史文化的经验和记忆之上的自我反省与自我关照。这种反省和自我关照的思维,在某种意义上和巫师行为理念高度契合。巫师一方面求助祖先和神灵的明示,一方面虔诚祈愿以一己之智慧和悟性,参悟、体察当下和现实中困惑种种。这类同作家对现实世界的关照和对文学的理解与认知。
——湖南文学2015年8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3

195

主题

7562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1045

IP属地:湖北省神农架林区

发表于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 2015-11-26 11: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事变迁,真情会长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南
精华
0

24

主题

78

帖子

98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98

IP属地:湖南省长沙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南省长沙市 2015-12-5 16: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黑豹猎人 发表于 2015-11-26 11:20
世事变迁,真情会长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南
精华
0

24

主题

78

帖子

98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98

IP属地:湖南省长沙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南省长沙市 2015-12-13 14: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写生命的尊严
——读于怀岸的长篇小说《巫师简史》
龚小萍

古今中外,任何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除了能让读者在不同的生活图景下,得到多义的理解之外,最重要的,还应该是能让人感动,让人回味,能够将读者引向被书写者心灵的最深处,找到同为个体生命状态下的共鸣。有着“文学湘军五少将”美誉的青年作家于怀岸的长篇小说《巫师简史》给我的印象便是如此。
因为对生命心存敬畏,对故土之上的卑微生命尊严的张扬,在《巫师简史》开篇处便见作家虔诚的写作的情结;于怀岸借助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革命语境之下的主人公赵天国之口,说出的那句“纵然巫师的法力消失殆尽,我还有一具血肉之躯”,让我在巫师的誓言之外,看到了作家所奉信的价值体系。
在作家的笔下,赵天国是一个和善,真诚,自重,心怀理想,勇于为猫庄和一个浩荡宗族的血脉延续不惜牺牲自己的人。在赵天国的眼里,猫庄的任何生命都是鲜活的,都不可替代,更不允许被伤害,哪怕仅仅只是一只鸭儿,“它们都是性命,性命没了谁能赔?”但作家又一点没有美化赵天国,将其人性中固有的自私、狭隘、奸滑等弱点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赵天国。这种关于生命本真的书写,让作为读者的我对每一个个体生命尊严的理解,有了一种无可挑剔的注释。这也是作家借助赵天国这个极富精神特质的人物符号,以此映照出历史洪流之下的个体的人——哪怕他是个通神的人,所做的任何努力都不过是一种螳臂当车般的努力。作家站在审视时代的理性高地上,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言式的叙事视角和情节构建,来关注个体生命的内在本质,以此隐喻个体生命无奈的终极意义。
作为一个善于构筑故事的高手,《巫师简史》的故事汲取古典文学飘逸轻灵的创作手法,在超越故事本身的寓意和象征性的基础上,却又显示雄浑厚重。在作家预设之下,小说从死亡出发,到死亡结束,面对爱恨情仇,十四岁的赵天国从“父亲手中接过法器——一块透迹斑斑的羊胫骨”时,就想一个人支撑起与外部世界的整体对抗。然而,人心的溃败,价值的沦丧,精神的裂变下的赵天国人生的结局,既是作家对个体生命灵魂无处安放的状态的精准表达,又让人充盈着浓浓的哀伤。
同时,个体生命的无力感,灵魂的漂浮感,在作家看来,又与人苦苦求索高贵的精神生活和恶劣的生存环境相悖息息相关,为此,作家对人的尊严这个生命中最脆弱,最易被击穿的地方进行了深层挖掘。作为读者,我们从中得到了独立思考的冷静和理性,也让我们在看透生命的卑微或者脆弱之后,不由自主地跳出了世事的纷扰与纠结,获得一种平和,宁静的心态。作家这种对个体生命的无力感的表达,毫无疑问,也为我们找到了一种关于个体生命存在的真相。这就像法国著名的新派小说家罗伯格里耶所说:“世界既不是有意义的,也不是荒谬的,它存在着,如此而已。”
我之所以喜欢这部《巫师简史》,既有作家意隐身处当下,对乡愁的回望,对故土的回望,以及对自己青春岁月的回望的情愫,更多的则是作家对生命尊严的不动声色的呐喊。全书中的主要人物除了赵天国,赵天武,赵天文兄弟三人,还有其子赵长春,赵长生,侄女赵长梅,族兄赵天亮,以及匪首龙大榜,赶尸匠雷老二,乡长陈致公,议长向任桥等30来个,这些人物个个性格鲜明,作家把他们置于动荡的时代环境中,他们的好坏,作家不做任何评判,而是由读者自己去解读。这既是对被书写者的尊重,也是对读者的尊重。
《巫师简史》这部获得了评论家和读者普遍好评的小说,不仅以人物本真的姿态,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纯正的叙事世界,也给我们演绎了人物的行为细节所承载的精神高度。是一种真真切切的生活化提炼,让我们对20世纪上半叶的神秘湘西,面对社会变革时人的内心世界有了最彻骨的认识。虽然,《巫师简史》是以湘西为叙事地理,但整部作品的内涵和外延,已经远远超越了湘西,是当时整个中国社会民众生态的一种生存表述,于怀岸给予了我们一种超越文本的思考与延伸的广阔空间,这既构成了《巫师简史》独特的气质,也保持了叙述的紧致和灵巧,亦是文学对现实的一种最为本能的抗衡。

载于《包头晚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0

24

主题

78

帖子

98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98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5-12-29 00: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提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