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825|回复: 2

过去舞三棒鼓 敲碟子为谋生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12

主题

349

帖子

511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11

IP属地:湖北省恩施州

发表于 湖北省恩施州 2015-6-5 15: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过去舞三棒鼓 敲碟子为谋生
汉族民间流传着“周天官一本堵九河”的传说,其实就是水乡连年遭灾的真实写照。曾几何时,长江流域的百姓为了活口,纷纷以打三棒鼓、敲碟子等形式奔走四方,天门马湾一带的人民便是其中的重要群体,经过长期的演唱实践,逐渐形成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走唱形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09

主题

2243

帖子

2489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48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6-6 18:04: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沔阳州志》中载:“氏(陈友谅之妻)女形美而善歌舞,脚常曲行,口吐依呀……氏善刀法,三刀齐发,来回如飞……谅(陈友谅)编歌于队,演唱军兵间。””,民间羡慕其技艺精美,欲仿难学,通过不断探索改进,便用三把农村收割麦子的镰刀,将其锯成只留下一手能捏的小把,用双手轮换抛丢,很快成了汉族民间的一种演艺形式,由于水灾连绵,百姓为了讨米谋生,只有将镰刀除掉剩下三根木棍,即成为“三棒鼓”。

《沔阳实录》又云:“清中业,三棒流行,城内不得演,文人多唱花鼓于茶楼”,可见“三棒鼓”在清中业期间,就遍及沔阳城乡。然而“三棒鼓”的演变公式基本是:武功--娱乐--杂耍--谋生,这就是“三棒鼓”的来由。

清代末叶三棒鼓与凤阳花鼓合流,流传更广。为谋生计,沔阳、天门一带的人们背井离乡,浪迹天涯,到中欧,到东南亚,走到哪里,唱到哪里,他们被称之谓“中国的吉卜赛人”。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5

主题

310

帖子

559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59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5-6-8 23: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是沔阳的,宇宙也是沔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