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中尉
 
- 积分
- 277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6-16 20: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为“请期”,即确定成婚良辰吉日,送彩礼后,男家再经占卜,确定成婚之日,并告之女家。
六为“亲迎”,意即迎接新娘,后人亦称迎亲。新郎亲自前往女家迎接新娘。
成婚之日,在女家,新娘的父亲迎于门外,接新郎入室。待行礼之后,新娘即随新郎离开娘家。新郎驾车,请新娘坐于车上。之后新郎将车交给驭手驾车上路,自己则乘另外的车先行,赶回家中。待新娘到门外,由新郎迎入室内。新郎家设宴庆贺新婚。席间,新郎、新娘须举行“同牢”、“合巹”仪式。同牢,系新郎、新娘同吃供祭祀的肉食,以示共同生活的开始。合巹,系将一个葫芦分作两个瓢,新郎、新娘各持一个瓢以酒漱口,以示相亲相爱,合为一家之意。
宴后,新郎、新娘脱去礼服入新房。新郎亲自摘下新娘头上的孆(彩色的带子、古代女子自订婚后系于头上),撤去蜡烛,婚礼即告结束。
第二天早晨,新娘还要行“见舅姑仪”,即拜见公婆,分别向他们进献枣、栗等礼物,以示对公婆的敬重。
按照周礼的规定,必须“六仪”齐备,才算正式建立婚姻关系。在“六仪”中,男家向女家赠送大雁作为礼物,系取燕飞南北、和于阴阳之意,喻指男女成亲。
唐代在举行婚礼“亲迎”时,新郎在傧相的陪伴下去女家迎接新娘。在女家的门前,新郎要被女家的亲属调笑、戏弄,甚至扑打一番,称为“下婿”。新娘在室内梳妆打扮后,迟迟不出门,直到新郎咏诗催妆,方才起知。临行前,父母还要赠言,并将“皂罗”(即后世的盖头)蒙在新娘的头上。待新娘登车启程时,女家亲属还要围车阻行,称为“障车”,以示对新娘的惜别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