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浙江
- 精华
- 0
中士
 
- 积分
- 420
IP属地:浙江省温州市
|
本帖最后由 大地景秀 于 2015-6-9 18:03 编辑
美丽的家乡
自县城向北驱车五公里,耗时十分钟,就到了我的家乡,一个古朴而时尚的美丽山村----银山村.
村由山名而称,山因有银而名.
银山,这里有迷人的风景;
来到村前,宽敞的大道,人车如流,气派的建筑, 风格各异,林立的店铺, 生意兴隆, , 高大的树木, 茂盛的花草, 如同人们的装扮, 显现村庄的美丽, 休闲的村民, 各玩所好.下棋的,打牌的,唱歌的,跳舞的,练功的,戏闹的时有所见,好一派欣荣景象.
进入村中,硬面路因地势而筑,起起伏伏,四通八达,建筑物亦是依地势而造,错落有致. 各具特色,清代翰林卢高的''玉臼山庄'',清代孝子董兴麟的''孝子坊'',还有清代遗存和现代建筑的民居,寺庙, 还有厂矿,休闲场所,它们相互交合,融为一体,既古朴又时尚.
银山村,四面环山,水秀山青.海拔三百余米的山脉,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多种元素同体,历经千年开採而不竭.也饱含有丰厚的人文资源,传统的耕读文化,培养岀了许多文人政客,传统的儒家思想,培育了众多德民义士.
银山,有众多自然和人文景观,前者有云谷.风穴,雪坡,银艇,龙王泉,翰林泉,翰林溪,翰林洞,壮牛山,美女山,北山瀑布群,观音洞,和尚洞,郭家洞,,,,,
后者有''玉臼山庄'',''孝子坊'',''铁璧''崖刻,''烈女洞'',铁壁寺,万福寺,龙王庵,观音庙,了望亭,飞仙台,晒经石,古矿群,古炉址,江南第一炉,,,,,,
银山,山崖有的如鹰,有的似马,山体,有的象水牛,有的象美女,奇特嶙峋,山石,黑色如铁,降色似錳,红色象汞,色彩缤纷.
银山,四季如画,春夏之时,山花烂漫,山鸟和鸣,山林郁郁,山泉潺潺,秋冬之时,枫叶似火,漫山红遍,大雪纷舞,银装素裹,
银山,云雾缭绕,如梦如幻,观日岀,看日落,美仑美奂,雨天,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惊人心魄,雨后,云散日岀,彩虹飞天,山上洪水,汇集而下,众多山涧,即为瀑布,声如惊雷,势如万马,恢弘
壮阔.清新的山村, 清新的气息,使人愉悦,令人陶醉.
银山,这里有动人的故事.
一,''玉臼山庄'';清代翰林卢高所建.本村卢塆人,自幼家境贫寒,父母务农,衣不裹体,食不饱腹,为了卢高的前途,那怕舍命,也要让儿子上学,他们也深知''学而优则''的含义,穷人的孩子非富则贵的唯一途径就是读书,于是夫妻俩特别勤劳,节俭.卢高是一个非常懂事聪明的孩子,深知父母的艰辛,读书十分用功,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州学,在学校,他为省钱, 减少父母负担,一直用锅灰和水混合当墨使用,穷人的子弟常常遭受富家子弟的欺凌,有一天,某阔童故意将一墨块放入卢高桌内,大喊失贼,还装模作样要求逐个搜查,当发现在卢高这里,任凭卢高怎样辩解亦妄然,非要卢高承认偷墨,卢高问心无愧,自然否认,见此有童提议在菩萨面前问筊[佛事用具],由菩萨裁定[实为荒唐].次日,一邦人来到城隍庙,结果卢高输[其实所有这些都是富家子弟提前作憋]无奈的卢高,只有怨愤''城隍菩萨黑又黑,赖吾卢高偷金墨,有在一日得了志,定必逐尔岀兴国''.经过了这一事件,卢高更加用心读书,努力实现心愿,于1651年考中举人,次年考中进士,终于走入仕途,为钦点翰林院庶吉士,衣锦还乡, 还真撤走了城隍庙菩萨.之后又同时兼任多职,造馆实授秘院检讨,浙江清军驿传盐法道,署理按察司,杭严兵备道事,1657年诰授中宪大夫,因看不惯官场腐败和盐引易换事件而毅然辞职隐居故里,建造''玉臼山庄''招生授学,造福乡亲.当地还有很多关于卢高的传说
二, ''孝子坊'';主人董兴麟[我祖] 本村董塆人,清代孝子,牌坊为清廷所建,匾额为清帝嘉庆御笔.嘉庆年间,有一名被朝廷悬赏通缉的江洋大盗,流窜至当地,为非作歹,危害百姓,州府多次捉拿无果,朝廷派出高手亦无功,正值无奈之时,我祖母子向州府,朝廷揭榜,母子设计将其捕获,送至州府,报与朝廷.为表彰我祖之功,朝廷委派州府兑发赏金并嘉奖,我祖毌子婉拒受赏,就让我祖做官,又遭婉拒,州府实为感动,我祖母亲去世后,州府闻悉,官员亲临慰问并送来丧葬与抚慰物品与银钱,并再次封官,我祖谨记母训,又予谢辞,并将全部银钱救济乡亲和捐献公益,并为母守孝而终,这种不为名,不为利且孝老的品格感动州府,感动朝廷,嘉庆帝特颁御旨和御匾,专为我祖在家中建立一个''孝子坊'’,如今的我们, 延续着承传先辈的遗风.
三,''烈女洞'';柯塆九女遇难处,日冦侵略时期,铁蹄踏遍中华大地,罪恶播及中华儿女,烈女洞就是见证.日寑时的某天,一队日本鬼子进山扫荡,行至柯塆发现有很多妇女在田间劳作,嘻嘻哈哈准备包围,警觉的妇女们火速奔向附近的山洞隐蔽, 没想到还是被发现,日寇不敢进,也不想走,用各种方法,就是不见洞内妇女们岀来,歹毒的日本崽子,就在洞口点燃柴草向内吹烟,估计将她们全部毒死方才离开,后人为纪念这九位妇女, 将她们遇难洞称为''烈女洞''.
四,''铁壁''崖刻,宋代著名文学家,诗人苏东坡书写,后人镌刻.宋元丰三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眨黄州,元丰七年因阳新[兴国州]文人之邀游览阳新. 州城到还银山不远, 风景又好, 还在开矿, 银山也是理想旅玩地, 某日, 苏东坡与人同乘桅船而来,见有一崖,似如斧削,巍峨耸立,格外壮观,兴致勃发,船靠崖旁,人攀帆顶,欣然书写二个半米见方,刚劲有力的''铁壁''楷字.后人加以镌刻,至今依然可见.崖刻不远处还建有一座铁壁寺,香火仍很旺盛.清代经略使吴甫生游览银山时曾赋诗一首''精华不与众山同,宝气常浮映碧空,一跃洪炉流液白,九还仙灶化丹红,月移清影孤松下,云渡奇峰半岭中,望去莫教贪者识,东坡题后有几人''.
如今的银山村,正在村书记等村委会成员的带领下,依托本村得天独厚的地理区域优势和历史人文资源,依靠全体村民加速开发,不久的将来,家乡会更加美好.
董自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