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402|回复: 0

古道无尘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0

931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10547
QQ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15-6-12 06: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道无尘

    曹锦军
     这是一条通往东山五祖寺的古道,一阶阶光滑发亮的青石板路自下而上向前无限延伸,就像一根天然的银针用细绵的金丝把这绝唱千年的古与今串起来,不惹一丝红尘,只为心之净土。
     古道不长,从山脚下的释迦多宝如来佛塔到山顶的白莲峰约3公里路径。这条唐宋时期就有的石板小路,千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此步履匆匆?唐代宰相裴度,诗人白居易、茶圣陆羽,宋代诗人欧阳修、苏轼、黄庭坚。以及明代兵部尚书汪可受都留下足迹或墨宝。可又有几人最终明了禅之真韵,与佛结缘?

DSC_1602_副本.jpg
     古道是蜿蜒幽静的,自从修建了盘山公路,不少游客信徒就乘车沿盘山公路去寺院烧香拜佛,这里就很少有人来此步行上山。那些乘车的人为了一时的方便快捷,却十分遗憾地错过了在古道上的悠然自得,无法享受大自然恩赐的这份宁静和古道风景的美丽。

     古道四季如诗如画,初春,这儿风是淳朴的山姑,善解人意的一路伴行;仲夏,雨是久违的朋友,敞开心怀驱赶热浪;深秋,漫天飞舞的黄叶,述说着世间百态;严冬,一路白雪皑皑,大地无尘。

      五祖寺的古道,我去过多次,每一次步行,都有不同的感慨。第一次走在这里的时候,距今30年,那时候这里是原生态的自然美,犬吠,鸟鸣,牛儿哞,幽静的小村子里还有顽童用小石头子往池塘里扔“水漂”,看哪个“漂”得远。


DSC_1692_副本.jpg
    走在东山古道上,就不得不提1300多年前的五祖弘忍大师的两个弟子惠能和神秀。当时神秀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个偈语略逊色与舂米僧惠能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于是弘忍大师在这不拘一格选人才中把衣钵传给了惠能,也就是后来的六祖大师。

    原生态的古道上,一草一木似乎都在禅宗祖庭千年的晨钟暮鼓中悟得生命的真谛。草那么葱郁,花那么芬芳,似乎在诉说生命就应该如此绚丽,只要努力过,即使昙花一现,也无怨无悔。

    走在青石板上,有种回到童真无邪的时代。那时候,我们的生活里没有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四处都是尘土飞扬的泥巴路,偶尔能走到一段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上,便感觉幸福无边,快乐无比。特别是夏天走累的时候,坐在无一丝灰尘的青石板上,看着湛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顿觉神清气爽。


DSC_0866_副本.jpg
   

   喜欢一个人静静的走在东山古道上,边走边歇。虽然陪过不少人走过这条路,却没有独自探幽的怡然自得。走着走着,渴了,就喝一口飞流而下的山泉水,累了,就坐一坐在青石板上听鸟儿的鸣叫声。看到有美丽的景色,就毫不犹豫拿起相机“咔嚓、咔嚓”,把美景尽收单反里。在古道不但可以有行走的乐趣,在二天门的廊桥边,闻着花香,听着泉声,捧着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书籍杂志,漫游书海,也是其乐无穷!

      古道绵绵,千年不歇,徒步而上白莲峰頂。一览众山小,满目葱郁中,哪里才有我要用心寻觅的的无尘莲子?
DSC_1712_副本.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