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869|回复: 8

小桥流水人家

[复制链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15-6-12 18: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桥流水人家

    我的家乡,在一个偏僻的乡间里。村子里的住户,分散在河堤两岸,小河引水灌溉农田和供人们生活之用。春日里,桃花水满河,水波粼粼,碧绿潺潺;夏天里,暴雨下过,河水浑浊,水流湍急;秋天里,水平如镜,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辉;冬天里,水流淙淙,有些地方,浅水成滩,清澈见底,可赤脚卷裤而过。
    村子里人口不多,住的是砖瓦平房。人们每天在田地里耕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乡村的四季平静安谧,人和人之间诚实友善,没有仇恨私怨。全村除了村委会、学校、小卖部外,也没有特别的风景,更没有名胜古迹,只是在蜿蜒的小河上,架设着一座小桥。
    起初,小桥是座木桥,桥体矮小,桥身也不长,岸两边的杨柳枝条可在风中牵手。立在水里的粗大木桩,托起几块长条木板,跨河而过,供小河两岸的人们下地劳作时来往通行。如耕牛要过,就只得望桥止步了,人走在桥上,手中的牛绳放得长长的,牛仰头翘尾泅水而过。
    木桥也很不安全,雨雪天,桥面湿滑,若孩子们失足落入水里,轻则受伤,重则被河水淹没冲走,失去性命。
    后来,各生产小队集资和工作在外的企事业单位人员的捐资下,在木桥的原址上,建筑了一座钢筋水泥桥。从此以后,河两边的人们,就可以赶着牛,驾着收割稻麦、棉花的牛车、板车,自由地来往了。
    多少年月,人们就是这样,装一车房檐高的五谷,在水泥桥上悠闲自在地行走着,心里充满喜悦,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算起来,这座水泥桥也有半个世纪的“桥龄”了。银灰色的桥墩雄伟壮观,桥面平坦、宽丈余,可单独通过一辆“解放牌”卡车,桥护栏用粗圆的钢筋横支在桥的立柱上,坚硬牢固。不但人们往来可安全无忧,耕牛、车辆亦可在桥上安全行走。在水的倒影下,却也甚为壮观,成为家乡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我生长在乡间,小时候对桥颇有新鲜感,新鲜得每次去过桥,都是攀着桥护栏一步步迈过去,这座水泥桥也是我流连游玩次数最多的地方。站在桥上远望,广袤的田野,是锄禾的农民,还有那骑在牛背上,吹着芦笛的牧童。近看更是一番情调,河水擦桥墩而过,河埠头是涴洗的妇女,还有那在水里觅食的鸭群、飞鸟。
    家乡的夏季,天气炎热,中午时分,我和小伙伴到小河里游泳,站在桥的护栏上学跳水,钻入水中赛出游泳的各种姿势来。
    傍晚,大人小孩都在桥下河里洗澡,此时也是鸬鹚捕鱼的好时节。鸬鹚捕鱼,以细绳将其颈部系之,使之透气而无法吞食,放入水中,即衔鱼而浮起,取鱼而归之于水里,如此反复。
    家乡人晚上有乘凉的习惯,水泥桥便是好去处。人们从家里抱来草席、搬来竹床和板凳,或躺或坐,吹着水风,聊谈家常。孩子们挥扇捕流萤,听老人讲古,时而传来阵阵欢笑声,水泥桥成了最热闹的地方。我最喜欢听老人讲《伍子胥混昭关》的历史故事。
    伍子胥何方人士?说故事的老人说他是监利容城人,又说容城就是古城华容,古华容在哪里?老人说在监利县的西北,是否如此?长大得知,的确有此说法。容城与家乡的县域交界,那地方我是去过的,所以才认为故事的真切。
    春秋时,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和他的哥哥伍尚,含冤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知道噩耗后,便向吴国逃命,由楚国到吴国,昭关乃必经之路。
    昭关把守的十分严谨,伍子胥担心闯不过,一天一夜,他急得胡子头发全白了。守关兵将奉命要捉拿的伍子胥是个黑须发的人,与通缉的画像不符,于是伍子胥才得混出昭关。
    伍子胥到吴国后,深受吴王重用,后随吴伐楚。破楚国都城时,楚平王已死,为报杀父之仇,伍子胥把平王尸体挖出来,狠狠地鞭笞了一顿,方解心头之恨。
    小时候,我也无数次看过《伍子胥混昭关》的花鼓戏,戏台上的生角伍子胥须发银白,吹胡子、瞪眼睛时,这一招一式还真在行。听大人说,农历五月五过端阳,在我的家乡,有些地方是为纪念伍子胥的传统节日。
    回想起家乡往事来,这夏季的暴雨令我难忘,有时造成河堤崩垮,淹没田野村庄,威胁生命财产也吓人。洪水泛滥也是捕鱼的好机会,我吃过好多鱼,也捕过鱼。生态没受到人为破坏时,无鳞鱼、乌龟、团鱼、黑鱼等,根本无人去吃它。
    有些事情说多古怪就有多古怪,谁也猜不透。家乡的暴雨天,声势非常惊人。电闪雷鸣催雨,其急如瓢泼桶倒似的,暴雨中能清晰地听到鱼儿在远处的跳跃声。据大人说,行云布雨,是龙神司事。在乌风黑浪,扯着金勾子闪时,那是龙在“绞水”,此时大雨倾盆,江里、湖里的鱼就会起翅高飞。雨停后,人们便可以背起鱼篓,到荞麦田去捡鱼。因为开满白花的荞麦田,远看象一片白茫茫的水域,游在雨中的鱼群,以为是水,便落在了荞麦田里,它们被荞麦的茎叶网住,再也飞不回天空了,只得变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
    家乡种荞麦少,我不知道荞麦花何时开放,也没曾在荞麦田里捡过鱼。
    团鱼,我是一不捉、二不吃,怕它咬手。团鱼咬住手指后,是不会松口的,要等到变天打雷时它才放开,捉团鱼的人对我说,绝不骗我?
    耕牛走在桥上,好像都是千篇一律的,总喜欢在桥上拉屎撒尿,难道牠害怕掉入水里被吓得屁滚尿流?人们会用钉耙和粪箢将牛粪捡走,用水将桥面冲洗干净后,才牵牛离开。驴马走在桥上,屁股上挂有布兜。
    冬天里下雪,雪花飘洒在桥面,人们一觉醒来,桥面已堆积得厚厚的,水泥桥象一道覆雪的长城。不管是谁,那些早行人总会将桥面的积雪铲除,清扫得干干净净,作为自己“补路”的一桩功德。
    庙有庙神,桥有桥神。凡建桥竣工时都压有性命,包括人和大型牲畜。在家时,听讲古人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话说有一河里建座九孔石桥,石桥大部分工程已完成,只剩下那些雕龙画凤的煞尾工程在施工。这时,有一年轻美貌妇女从桥上路过,凿石块的石匠们起心不良,动手动脚,妇女遭调戏后,离开时,骂出二句话来:“良家妇女桥上过,十个石匠死九个。”
    也许是上天有眼,恶有恶报,也许是这些人的性命该绝,不久,工地流行起“人症”,最终确实是死了九个石匠。就像白蛇娘子被压在雷锋塔下,这九个石匠永远地压在了这座九孔石桥,成为镇桥神灵。
    听说家乡这座桥所压之物是一头牯牛。究竟是黄牯还是水牯,谁也说不清楚。
    不过,家乡人过桥传有许多规习,尤其表现在农村中的红白喜事上,具有神话般的色彩,又仿佛如云一样的离奇,雾一样的迷隐。
    嫁娶过桥,如有两支婚庆队伍相向而行于桥上(也有在路上),是要争桥的“大手”的,所谓“大手”,即靠左手方向而行,相反右手方向即为“小手”。“大路朝天,一个半边”。一般说来,按现代交通规则,各走各的一边,而嫁娶过桥就不同了。抢走“大手”象征着宗族的威风,人丁的兴旺,谁也不会甘拜下风,往往会引起斗殴,阵势是兵对兵、将对将,媒婆对媒婆,新娘对新娘……最终是两败俱伤,你追我赶的都过了桥,短小狭窄的桥面,谁也搞不清是谁走的是“大手”,谁走的“小手”。同饮河水的人家,大家互相熟识,毕竟多少年前都是一家人。抢着走“大手”,图的是不打不相识,越打越发。
    村里死了老人,送葬时,灵柩经过村口这座水泥桥时,除了燃放鞭炮、送买路钱外,死者的儿孙还要在桥的另一端去敬香跪拜,恭候灵柩抬过桥,否则,灵柩过去了,而死者的魂魄没有过去,魂不附体,因为桥是有“桥神”把守的。各路诸神,炷炷香都要烧到,都要安抚。
    当披麻戴孝的儿孙们跪在桥头给“桥神”讲礼性时,桥上往来的人要驻足停步,根据其行走的方向,站在桥的任意一端,让灵柩通过后再去过桥。迫不及待地与死者去争道,一是对死者不敬,二也会对自己会带来不吉利。皇城叫“赶菜市口”,而家乡人的口头禅则叫“赶伴”。至于得罪了鬼(灵柩中死者灵魂)是否会大病大灾,这个说法是否真实,我倒没见到有人试过,这是免百日之忧的事,不得而知。不过,不怕鬼的人我还是见过的。
    小时候和小伙伴一起在坟墓地放牛,有个小伙伴他说自己不怕鬼,另一个小伙伴对他说:我买筒饼子,到深夜,你一座坟墓去发一个,发完了,说明你才是真的不怕鬼。
    打赌的小伙伴没等他来到墓地去发饼子,就提前躺到了坟丘间第八个坟墓的草丛里,当他发到第五个坟墓时,第八个坟墓鬼声鬼气地争着要饼子:我也要一个!我也要一个!夜色中,只见“鬼”伸出手来,他吓的连忙丢掉手中的饼子,跑回家了,睡觉还说胡话。
    “世上无神鬼,尽是人在闹。”儿时,乡村里闹鬼、出鬼火……在科学发展的今天,那是迷信的。人们尊崇神灵,寻找的是一种精神寄托。
    文章开头我说过,家乡没有特别的风景,记得在桥头的不远处,还有一座土地庙。在我的印象里,土地庙只是一座破庙,没有香火,木头雕刻的土地菩萨,漆身斑驳,东倒西歪地倒在神龛上,蜘蛛网布满破庙,杂草丛生。抓阶级斗争,讲破“四旧”的年代,就连破庙也被拆除去盖了学校,土地神被弃之于河里,那些“造反派”可谓是“神流哒”。
    人们对于土地,总心怀感恩。没有了土地庙,每逢祀祭时,就在原土地庙台基的空地上,去焚纸烧香,没有祭牲,用各色的纸剪出贡品替代。人们以传统的方式,祈求神灵,去预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土地神不如财神神通,在家乡,人们也敬奉财神,又以敬关公为主,敬奉赵公明的极少。可又有人说,先有土地神,财神才能在此落脚,民出于土,土地神比财神神通,众说云云,且无定论。
    故乡的昔日风光人情,早已消失,因此我更是怀念。今年的春日,我回到村里,那一见钟情,终生不渝的水泥桥还在,其模样也没曾改变,安然无恙。
    我走在家乡的水泥桥上,倚桥栏,听流水,看落日,家乡的一草一木,儿时游戏之地,令我流连忘返。
    可爱的家乡!伫立在我心隅;和善的乡亲,敦厚的人情,也是家乡特有的美。离散漂泊,家乡别恋,牵惹游子的是古诗中那思乡的断肠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文/张才富2015.06于北京
201012216537267 (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857

主题

1458

帖子

1962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962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5-6-12 22:13: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老师行文如流水,娓娓动听!而思念之情也由字里行间慢慢溢出!问好张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6

2597

主题

9746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1400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5-6-14 18: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流水成岁月文章,乡情形散而心神不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6

337

主题

4689

帖子

6084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6084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15-6-14 21:00: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09

主题

2243

帖子

2489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48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6-15 19:59: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沔阳民居的建筑习俗   沔阳民居,受江汉水乡地貌制约和楚国建筑遗风影响,风格独特。 高台基,沿河居 沔阳人民习惯挑筑高台作建房基地,这是楚建筑风格遗存,也与地处水乡泽国有关。人们苦于水淹浪拍和地潮浸湿,只好高筑台基。台基多呈长方形,中段建房,前有出场,后有阶延,以前宽后宽寓“前程远大,后地宽宏”之意。建在潜江市龙湾镇的楚离宫章华台,台分三层,登台三歇,又称“三体台”。  门朝南,面墙齐 沔阳境内河道都是从西向东流,在东西向的河堤上,民房一字排开,整齐壮观。如果在斜向河堤上建房,聪明的沔阳人既要门朝南、又要沿河堤,就采取一家与一家成直角上前或挪后,整条村庄像“锯齿”,别有一番情趣。 木结构,砖瓦房 沔阳民居多是砖瓦房屋,内部以穿斗式杉木列架为支撑,上承檩、梁、椽,中接堂方、楼方与杜衬,下以锁脚连列架,构成稳固的房体框架。加之沔阳人都会自己扳砖做瓦烧土窑,毗邻的汉阳侏儒山出产烧制石灰,故沔阳民居才有“高台大瓦屋”和“砖瓦屋、粉白墙”之美誉。  同堂住,合族居 沔阳人情淳朴敦厚,注重“修身”“齐家”,多为“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亦有“五世其昌”者,家大口阔,住房随之扩建或新建,往往是“一堂两厢一套间”的格局,儿子媳妇、孙儿住两边厢房;长者居前房,少者居后房;老人们住神堂后面的“套间”为尊,安享“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同时,为了共同抵御自然害和人兽侵扰,沔阳又多以家族或宗族聚集而居,因而“张家湾”、“王家垸”等地名甚多。 沔阳民居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期盼与追求,其建筑心理显著特征是: 选址重风水 人们相信自然环境、地势地貌对建房的影响。虽不像风水先生那样深究“堪舆学”理论,但通过一代代上传下教,对建房的方位、朝向、节令和选址、规划、设计等颇有一番讲究。如,人们挑台起屋“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唯恐它降祸害人。民间认为太岁是蛰伏于某处地下肉滚滚的“瞎眼土狗”,如果在它上面建房,会把房子拱塌;人们更怕与死去的人争地,怕“鬼魂”出来作祟。许多农户宁可选择在低洼处挑筑高台起屋,也不愿在昔日的“乱葬岗”上建房;人们为求稳妥不犯禁忌,在下墙基开槽夯实时,特地牵来一头白牯牛沿基槽走几圈,甚至撒出几泡牛尿在基槽,让“牛魔大王”压倒“邪气”,让“阳气”驱走“阴气”;下基础前,铺张芦席在台基上然后垫土,提防万一遇到地下有什么“凶煞”之类,用芦席作为阴阳分隔之物,“它”住下,人住上,互不相扰。这也许是“阴阳只隔一张纸”俗信的应用,体现出楚人“崇巫祀鬼”的遗风。 建筑重稳固 “万丈高楼从地起”,基础坚实房子才牢固。沔阳人挑台基,层土层硪夯实,不亚于修筑江堤。人们相信基础坚固才能稳如泰山。本来,穿斗式木架结构的房子框体,通过接檩、杜方、打榫、钉楔,就已经稳稳当当,但人们还是担心房子经不起风浪,列架柱础与墙脚均用城头砖或磉礅垫底,砌墙多用实砌或灌斗组成墙体,墙中用抓钉与柱子相连,墙头出线砖压顶,力图使房子四平八稳安如磐石。房固才能安居,安居才能乐业。 布局重中心 沔阳民宅设计讲究中心与对称。大门与后门基本在一条轴线上,便于通风透气。大门、后门多用石坎,有的大门两边还有一对卧式或竖式石鼓,名日“门当”,据说,鬼怕鼓声,见鼓而退。门楣上有一对长一尺左右的圆柱形短桩,与地面平行,与门楣垂直,置于门头,称为“户对”:据说这对木桩象征男性阳物。房屋列架的中心是中柱,中柱是神圣的,既是一家之“栋”,又是远古神话中可作登天之梯的“建木”的遗存物化。其选材要粗直,传统高度为“一丈几尺八(寸)”,民间有“船不离五,屋不离八”之说,八与“发”谐音,俗信不离八就能不离“发”。中柱顶端戴一杉木板称为“纱帽”,它预示代代作官。房屋横向的中心是中檩,中檩下是屋梁,屋梁也是神圣的,俗信梁是天的化身,天上有太阳,梁上有亮灯,所以起屋的上梁仪式十分庄重。中檩上是屋脊,平直的屋脊两头翘起,象条青龙横卧屋脊上。俗谓“宁叫青龙高万丈,不让白虎抬头望”。神龙在屋脊,能使全家平安清吉。屋脊两头堆塑成尖齿状的牙脊头,也有寓意。牙齿在民间信仰中为生命之种和生命象征,是生命传递的载体.也是生气与活力的象征。它作为“身宝”充满生命的气息。故小儿换齿时,下牙脱落要扔上房顶作镇宅之宝。牙脊高翘,显露出以阳辟阴的威力,表现出阳气腾跃的气势。 堆塑重牌面 楚建筑装饰中堆塑、雕刻工艺十分精美。楚雕塑特点是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塑造神奇的形象,如鸟头长鹿角,飞凤足踏虎背等,深蕴“物谜”文化。沔阳民居装饰也无不如此,除了牙脊、门当、户对、石鼓等文化含义外,还特别重视房子牌面的雕塑装饰,如檐口装饰、雨搭装饰、大门装饰、窗户装饰等,最重要的是在面墙两边堆塑翘形垛子头。不管是较窄的开口垛、檐宝垛,还是较宽的茶盘垛,垛头都要堆塑成头锐的角状物,它如同大牯牛的一对坚硬犄角高高挑起。角为动跃的阳气即生命力的象征,俗信角垛能退鬼祟,角垛在屋,也是阳气在户从而居得其安。 绘画重吉祥 民宅屋檐画及其它部位的绘画,无不饱含吉祥寓意。表现祈福祝寿的如天官赐福、三星在户、八仙祝寿、指日高升等;表现盼富求财的如金玉满堂、堆金积玉、富贵根苗(牡丹寓富贵、猫寓财喜)等;表现趋吉辟邪的如竹报平安(爆竹、花瓶)、六合同春(鹿、鹤)、如意卷草、八卦、吞口等;表现子孙发达、诗书传家的如麒麟送子、清白传家(黑白菜、青白鸽)、万卷诗书等;表现忠君爱国、求贤爱才的如文王访贤、三顾茅庐、岳母刺字、淤泥河救主等等。人们信仰“万物有灵”,认为鸟兽花草都有灵性,多为吉祥物。屋檐画中或以谐音道吉祥,或以象征示吉祥,或以比喻类吉祥,有多种寓意预示吉祥的手法,在于物与物的人为组合,在于别出心裁地巧妙运用,在于“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领悟。如绘于屋山墙怒目圆睁、呲牙裂嘴、伸出长舌的类狮似虎头形,谓之“吞口”,配上八卦太极图,写上“泰山石敢当”,俗信具有挡煞驱邪的神威。有的民宅就干脆在山墙中嵌砌一块石磨,以石磨的八方楞齿及磨眼代替八卦和吞口。 沔阳民宅上的绘画与装饰,无不浸透着民间建筑心理因素。因为人们把房屋视为宇宙模式的象征和缩微,把建筑民宅视为“人造小宇宙”,功在当代,利在子孙,丝毫马虎不得,所以格外慎重。 设计精巧的沔阳乡间民居展示出了建筑美学的对比统一:密瓦缝与疏墙线疏密有致;青灰瓦(或红平瓦)与雪白墙形成对比;平屋脊、直屋檐与翘脊头、尖垛头曲直变化;空白墙体与“黑”色门窗虚实相生。还有精细的堆塑与装璜丽而不俗;流动的“线”使建筑气韵生动;体块结构变化富于音乐旋律,使民居奏出一首凝固的乐章。既体现房屋外形的壮美,又展示建筑工艺的秀美;对称中有变化,变化中显均衡;静中求动,动中寓静;正所谓空间有限,意蕴无穷。尤其是绘制精美的屋檐画,虽无华丽的色彩,却有着丰厚的审美、装饰意味,用艺术语言,表达出古朴典雅的美和纯朴真实的情,给人以陶冶和愉悦,也为人们居室添光增色。再加上美妙的建筑装饰与自然环境中的蓝天白云、碧水绿树和谐统一、互相辉映,使每栋民宅都成为一幅活生生的立体图画。在如诗的朝霞、如画的夕照、如梦的雾蔼、如歌的波纹里,映衬出的沔阳民宅,何其美也! 资料来源(湖北美术出版社〈楚俗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46

主题

2644

帖子

277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77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6-16 14: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家乡人晚上有乘凉的习惯,水泥桥便是好去处。人们从家里抱来草席、搬来竹床和板凳,或躺或坐,吹着水风,聊谈家常。孩子们挥扇捕流萤,听老人讲古,时而传来阵阵欢笑声,水泥桥成了最热闹的地方。我最喜欢听老人讲《伍子胥混昭关》的历史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46

主题

2644

帖子

277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77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6-16 14: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尤其是绘制精美的屋檐画,虽无华丽的色彩,却有着丰厚的审美、装饰意味,用艺术语言,表达出古朴典雅的美和纯朴真实的情,给人以陶冶和愉悦,也为人们居室添光增色。再加上美妙的建筑装饰与自然环境中的蓝天白云、碧水绿树和谐统一、互相辉映,使每栋民宅都成为一幅活生生的立体图画。在如诗的朝霞、如画的夕照、如梦的雾蔼、如歌的波纹里,映衬出的沔阳民宅,何其美也! 资料来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6

277

主题

4147

帖子

5338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5338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6-16 20:31: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大把年纪,还在深情说:‘我可爱的家乡’,可钦可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13

162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7336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15-6-18 22: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