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青茗 于 2015-6-16 16:51 编辑
2012年的麻黑来得早了一些。在2月底就已经有少量采摘,而在3月5日左右,麻黑、落水洞地区已经开始规模采摘。
这一点,跟2010年完全相似。天气偏干燥,无雨,茶却出来得早些。
和茶农交流,大家认为是因为2011年雨水较充沛的缘故,也因为,茶树修剪以及冬天翻土,管理较好的缘故。
从茶的品质上来说,香气好于2011年是确定无疑的,外观上来说,2月底3月初采摘的茶稍显瘦弱,而进入三月中旬,芽条已显肥壮。
关于新茶的品饮,2月底的茶,现在喝,典型的麻黑焦糖香,可称得上是香气四溢。但3月5日—8日的茶,喝起来,却感觉偏淡。 新手会感觉麻黑茶名不副实。而实际上,对于毛茶来说,存放1周以上,口感基本才是稳定的口感,香气才会表现出来。这一点,也提醒很多茶友,凭借刚晒干的茶只能大致确定加工工艺是否存在问题,而不能给茶的品质下个结论。
我听说过很多咬一口鲜叶就能断定品质的说法,也听说过根据还没晒干的茶就给茶下结论,这一点,我一直不能确信。实际上,对于刚采摘几天的茶,我都感觉不理想,无论是手里的茶王树大树还是刮风寨小树,刚到手时都觉得不过尔尔,而在一周后,都有惊人的表现。
麻黑茶的特性,糊香,或者焦糖香,以及特有的甜味,在前期收购的茶中已经有明显表现。茶质好于2011年是确定的,但是否好于2010年,还要再观察。
按计划,大滇麻黑五星六星到可以确定在4月10日左右到达广州。
下面再说说落水洞的茶。落水洞的茶在2011年给予了我太大惊喜,这是我2012年一定要做落水洞茶的原因。
落水洞的茶并没用麻黑那么甜,但易武茶阴柔似水这个特质,也许在落水洞茶里表现更为精彩。15-16泡后仍然不见衰减,汤柔水滑,落水洞茶当之无愧。易武高山茶香气迷人,麻黑焦糖香,落水洞汤柔水滑。所谓水路细,落水洞的茶又是一个典型。
几个做茶的鸟人,在一起曾有一个比喻,高山的茶,是18岁的MM,麻黑的茶,好像20-30岁的MM了,而落水洞的茶,正如中年张曼玉一般,有的只是气质,有的只是精致! 2014的落水洞给您一个始终如一的口感享受和精神慰藉。 
青茗拍图,如有疑问,详情找青茗(QQ:15946005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