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四大名腌菜之一的襄阳大头菜
襄阳大头菜又名孔明菜、诸葛菜,是一道湖北襄阳市的汉族传统名吃,相传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在襄阳俗称"咸菜","襄阳大头菜",有些人直接称"芥菜",又称"蔓茎",系根菜类,属十字花科,质地紧密,水份少,纤维多,形状为锥型,肉白色,肉质坚实,有强烈地芥辣味,不宜生吃。襄阳大头菜质之脆嫩,味之鲜美,香之浓郁,在全国同类产品中一枝独秀,无可比拟,因而备受消费者喜爱,成为千家万户必备的佐餐妙品。曾荣获"国家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并被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邹家华赞为"中国一绝"。
传说
相传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古隆中,每当寒冬腊月,他就把称为"蔓茎"的野菜挖回来凉拌下饭。有一次诸葛亮出门访友,临走前做了一盘蔓茎丝,数天后回家,见没有吃完的蔓茎丝无异味,就试尝了一下,一吃感到又脆又嫩,非常可口,立即悟出了其中的奥妙。新鲜蔓茎用盐多腌一些时间就能变成美味佳肴。故相传诸葛亮是腌制大头菜的创始人。从此襄阳人腌制大头菜的习俗和方法就逐渐发展,流传至今。现已成为远近驰名的地方传统产品。
到了近代社会,不少地方,尤其是盛产孔明菜的襄阳地区,曾经出现过许多有名的酱园场(手工作坊),加工制作这种俗称"大头菜"的样子的孔明菜.腌制后的孔明菜呈黄褐色,甘咸适中,脆嫩可口,生吃、炒吃均可,切丝与肉丝共炒,其味更美。
中国一绝 我国四大名腌菜之一的襄阳大头菜,据《中国风物志》记载,为诸葛亮隐居襄阳隆中时所创,民间素有诸葛菜、孔明菜之美称。它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纤维素、铁、锌、钙、磷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入口脆嫩味美,生津开胃,酱香浓郁,并具有下气消食、利尿除湿、解毒消肿之功效,十几年来屡获省、部及全国名优产品称号,被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赞为"中国一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