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福建
- 精华
- 17
少尉
 
- 积分
- 1129
IP属地: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
|
最忆家乡端午节(上)
我们是屈原故乡的人,端午节当然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甚至比春节过大年还具有特色,每当五月来临,那浓浓的端午情,便在心中荡漾。
五月来了,油菜、小麦熟了,上场了,家家飘逸着新麦馍馍和新油粑的香味。
人们换上了夏装,那喜悦的脸与这燕喃莺飞,构造了一年农家最快意的日子。
家乡的大路、小路甚至窄窄的田埂上,走来了穿红着绿的男女去相亲、提亲的队伍,也走来了女婿们携媳妇带小孩到丈母娘家送端午节的人流。
这端午是家乡大节令,又恰逢小农闲,走亲探友的,相亲的、作媒的、回娘家的,人们簇着、拥着。
五月如同女儿节,是姑娘最开心的日子,谁家姑娘定亲了,谁家姑娘下年要出嫁,好消息不断传来,处处充斥着银铃般的笑声。
最具特色的当属男青年到女方提亲、定亲。
定亲的是相中了邻垸小妹,与媒人一道带上礼物、红包上门说亲。
提亲的是送上生辰八字的庚贴,红鸡蛋、咸鸭蛋,送给丈母娘、女朋友的新衣服,满满一担上还有新馍馍,红鹅毛扇子,小花伞,女方有多少至亲,你就得准备多少提猪肉,每提二斤的猪肉,少说也有几十斤,是告诉至亲们,今年要娶你家大千金了,你得准备红包。
那男青年跟在媒人后面,满脸喜悦,颤悠悠地挑着担子,路上大媳妇、羞涩的待嫁姐儿,全都围上了来,赞叹的、品评的。
庚贴、礼物一到,双方就商讨择吉日完婚,一般在下年农闲或国庆或元旦、春节结百年之好。
端午是小孩子们的最欢喜,做姐姐的一般要给弟弟或自己编几个装鸡蛋的小网袋,或白色装上红鸡蛋,或染上红色的装上白鸡蛋或咸鸭蛋。
端午那天小孩子把装蛋的网袋吊在胸前、晃悠着,与其它的小孩子们比试着,看谁家的姐儿手儿巧;那编织巧手们,也在彼此交流编织的心德和经验。
家乡端午还有插圻艾、菖蒲的习俗,这说法不一,有的说是黄巢起义时,黄巢派探子到村镇,说是让贫苦人家里插圻艾、菖蒲,起义军不杀穷苦人家的人,那富人大户不知道这个信号,起义大军到来便杀的都是富人大户,黄巢起义时杀人多也是事实,但这毕竟是民间的传说。
端午还有喝雄黄酒、洒芒硝的习俗,我的理解是驱虫、赶蛇,那山乡初夏来到,毒蚊、蛇十分活跃。
在传说中的许仙、白娘子的故事中,法印和尚让许仙给白娘子喝了雄黄酒,让白娘子显出了蛇身。
端午包粽子,是华人社会最普遍的民俗,但家乡的粽子比闽南粽子小多了,馅也比较单一,主要是纪念屈原,怕三闾大夫在水下饿着,又怕投下的粽子被鱼吃了,所以用粽叶包起来。
家乡人民赋予端午的内涵太深了,在今天两岸大融通的时候,我的家乡更是做足了这一文化搭台,两岸多赢的端午大戏,最近湖北秭归屈原故里,各方佳朋云集,各路赛船高手抓紧操练,欲一比高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