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2015-6-26 10: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名单一说,个人觉得真实性并不大。
在筛选简历阶段,由于不可能人人都叫来面试,所以在简历无亮点的情况下,学校的确会成为筛选条件,因为在大家都不能证明自己以后的能力如何的情况下,好学校的学生至少能证明自己曾经的某些能力如何。
而一旦进入面试阶段,这时候基本跟什么学校已经没有太大关系了。除了企事业单位可能玩虚的,真正的用人单位在这个阶段就只看一点:能力(当然,也只是面试时表现出来的能力)。
至于用人部门要了人事部门不要的情况,这么说吧,我在一群里遇到几起号称自己被用人部门录用,因为学校的原因人事不要,由于恰好说的是我之前供职的公司,加之我正好又是面试官,所以我明确的知道——这种情况不可能!那些人不过是给自己找个台阶下罢了。
更何况——除了那些牛逼哄哄的企事业单位,敢用211来当拒绝录用的理由,难道他家的法务部很闲吗?(当然,的确有一些小公司反而用211来要求,不过那大多是炒作罢了)。
985、211在找工作时的确有优势,不过那优势在于当大家基本水平(至少是表现出来的)差不多时,提供给用人单位的一个过往能力的参考。
而真正决定你能不能应聘成功的,还是能力。这个能力既包括你的知识水平,也包括你跟面试官是不是对眼——也就是运气,如果你运气不好,那你的能力可能表现不出来或者不被认可。
因此,学校并不是首要因素(当然并不是说学校不重要,只是说没那么重要)。首要因素是你如何锻炼自己的能力,如何获得更多的面试机会——在这方面,显然大城市的优势就出来了,至少你不用坐飞机去北京面试,对不?
所以我的建议是,在不打算留边疆的情况下,宁愿去一个大城市的二本,也不要去边疆的2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