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中尉
 
- 积分
- 2747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
本报记者 蔡丽琴 文/摄
“不再做矿产生意,转型种植食用菌,还真是走对了。”23日,在大箕铺镇袁家嘴村种植大棚里,望着日益长大的花姑石义军露出欣喜的笑容。
石义军今年40多岁,是土生土长的大箕铺人。早年,石义军在陕西从事矿产生意,生意做得还不错。然而,随着老百姓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石义军意识到矿产生意做不长久。同乡熊永平跟着石义军干了5年,两人是很熟的老朋友。2012年,熊永平突然找到石义军,和他谈起投资食用菌的事。事后,石义军干脆回家乡跟人合伙种植食用菌。
说干就干,2013年新春秋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石义军是股东之一。天不遂人愿,2013年是种植食用菌的第一年,却也是近10年内最热的一年,再加上经验上尚不足,石义军前期投资40万元生产的食用菌不但全军覆没,还倒亏了30多万元。“前几年是在大箕铺镇的凤凰村种植食用菌,那里的土地、水质都比较差。2014年6月左右,我们向镇政府申请土地流转,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在袁家嘴村承包到39亩的土地,专门用来种植食用菌。”石义军回忆道。
“农业种植是一个周期长、见效慢的事。它不像我原来的采矿生意,收益立竿见影,所以这需要信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不然肯定是做不好的。”石义军说,去年4月大冶市农业局和大箕铺镇政府有近60人去随州考察食用菌的种植情况,发现大冶市的食用菌种植前景非常广,让他看到了种植食用菌的希望。
据石义军介绍,去年他种植2万袋香菇,产菇约达4千斤,实现生产收入18万。“今年,已投资建设100个花菇棚架,预计能产2.8万斤。目前,仍是以种植花菇为主,往后经济效益好了,还会考虑种植猴头菇、金针菇等食用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