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9
少校
汤汤汉水接沧浪 大楚沔阳唱渔歌
 
- 积分
- 1061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陈友谅
陈友谅
前言
提起沔阳人陈友谅,荆楚大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至今仍流传着他的各种故事和传说。
论反元功绩,陈友谅大于朱元璋。然而,在历史记载上,陈友谅多以负面形象出现。这与《元史》、《明史》由官方修撰有关,对朱元璋极尽褒扬之辞,对陈友谅大加贬损,不谈正面作为,夸大负面问题。有的历史文献也多以神化朱元璋来丑化陈友谅。
陈友谅真正的历史形象是怎样的,他的历史功过如何?在陈友谅诞辰695年之际,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追寻历史踪迹,为我们还原一个客观真实的陈友谅。
历史功绩
不徇私情诛杀叛逆
陈友谅投奔天完红巾军后,协助倪文俊破沔阳、克武昌、下汉阳、建皇宫,屡立奇功,因此出任黄州路总管府总管。但倪文俊居功自傲,在武昌自任丞相,严重影响天完朝内部的团结统一。
至正十七年(1357)9月,倪文俊起兵“谋害徐寿辉不果”,逃往黄州煽动陈友谅一起反对徐寿辉。友谅面对老上级,表现出非凡的决策和驾驭政局的能力,顺应起义军维护统一、制止分裂的要求,“袭杀文俊”,“并其众,自称宣慰使”,天完的动乱局面很快结束。
在天完朝生死攸关的时刻,陈友谅大义凛然,抛却私情,除去叛逆,挽救天完的命运,其功不可没。在“袭杀文俊”后“自称宣慰使”,这完全是为了当时尽快结束动乱保稳定的需要。当友谅实际掌握天完红巾军统帅大权后,又先后在黄州、江州、武昌东湖等地进行整军,进一步加强天完红巾军思想、组织和军事建设,使之战斗力不断增强,成为了当时全国反元力量中的一支劲旅。
(湖北省作协原党组副书记 程远斌)
勇武强悍成为乱世枭雄
作为农民军的领袖,陈友谅凶狠强悍、骁勇善战,这是他成就霸业的重要保证。朱元璋在谈到他与两个主要对手陈友谅和张士诚的不同时说:“士诚恃富,友谅恃强,朕独无所恃,惟不嗜杀人,布信义,行节俭,与卿等同心共济。初与二寇相恃,士诚尤逼近,或谓宜先击之,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故先攻友谅,鄱阳之役,士诚卒不能出姑苏一步,以为之援,向使先攻士诚,浙西负固坚守,友谅必空国而来,吾腹背受敌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