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560|回复: 0

毕节孩子在黄石 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08

428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426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5-7-1 10: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首席记者 石教灯 记者 吴建新 石勇 文/摄) “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这句顺口溜形象地勾勒出留守儿童的“群像”。
  但在大冶市茗山乡,23名来自贵州毕节的孩子,却过着另外一种生活。
  他们跟随父母一起在务工地生活,与当地孩子们一样享受当地最好的教育。虽然生活清苦,但他们感到无比快乐。因为有父母的地方,就有家,就不会孤独。
  
  再苦不让孩子留守
  
  23名孩子的父母,都是茗山乡彭堍村砖窑厂的工作。该厂50多名工人,绝大部分来自贵州毕节。
  工人王叁群,今年40岁,家在毕节市朱昌镇。他22岁外出打工,18年打工生涯,全在砖窑里度过。大女儿王嫚出生时,他不在身边。当年春节刚过,妻子也进了砖窑。此后几年,女儿成了留守儿童。
  “家里实在是穷,不打工,过不下去。”提到这,王叁群心酸不已。
  夫妻俩在外打工,心里惦记着女儿,始终不安宁。
  老家门前的山路,只有在春节时才会出现人流。女儿长到三岁时,天天坐在山坡上,望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期盼着爸爸妈妈出现。
  母亲给王叁群打电话时,不经意间说了出来:“娃娃想你们,天天坐在山坡上等你们回家。”
  回忆这一细节,王叁群声音哽咽。
  2001年春节后,王叁群和妻子再次出门打工,将女儿带在了身边。此后十几年,再也没分开。
  “再苦再累,也不让孩子留守。”他说。
  砖窑厂的工人,经历与王叁群相似。提到留守儿童问题,他们内心充满矛盾。他们深知,父母外出务工,会给子女成长带来负面影响。留守儿童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不好,不能完成家庭作业,逃学和辍学等情况时有发生。另外,还会出现自卑、逆反的心理。
  “可带在身边,有很多难处。”来自毕节市七星关区的工人曹开勇坦承,但权衡利弊,他认为带着孩子外出打工好处仍占大多数。“至少,父母和孩子不用再互相想念。”他笑着说。前不久,他老家所在的毕节七星关区发生了四名毕业留守儿童自杀的悲剧,工人们为此议论纷纷,并一同立下了“今后无论走到哪里,决不能让孩子留守”的约定。
  
  娃们读书很争气
  
  昨日上午,彭堍村砖窑厂内热浪冲天。
  王叁群头缠毛巾,光着膀子拉着铁板车,不断进出砖窑。
  窑内炉火虽已熄灭,但余温高得吓人。王叁群裸露在外的皮肤,成片成片地被灼伤。
  他最小的孩子王兰站在砖窑前,一会儿帮父亲推车,一会儿帮父亲倒水,忙前忙后。
  听到工友夸王兰懂事,王叁群裂着嘴,笑开了花。
  2012年春,王叁群与50多名工友一起,迁徙到茗山乡这处砖窑厂。与他们一同到来的,还有20多名孩子。
  为了帮助这些孩子上学,大冶市教育局开辟了绿色通道,16名孩子先后入读茗山福特希望小学,7名学生先后就读茗山中学和大冶六中。
  对于这些外来的孩子,几所学校看得比当地人还亲。在福特希望小学,14名毕业学生,每学期还能领500元的贫困补贴。
  砖窑厂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工人的收入也刚刚维持生活。但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他们十分坚定。
  “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我没有读书,但知道读书的好处。”工人徐生昌说。他的两个女儿,一个读初一,一个上五年级。这次期未考试,大女儿考了全年级第四名。提到这,徐生昌一脸的乐呵呵。拍拍身上的尘土,他大声说:“娃们争气,我们再苦也值得。”
  夜幕降临时,建在砖窑四周山坡上的棚屋燃起了灯火。结束一天劳作后,毕节工人洗去满身的灰尘,坐在在棚屋前的空地上天南地北地聊着。他们谈论的话题,也大多与孩子有关。工头罗镇权的儿子成了茗山中学的年级“状元”,在这个才俊之乡,毕节的孩子“喧宾夺主”,令工人们倍感自感。
  彼时,他们的孩子正趴在棚屋的灯光下,埋头写着作业。门口不远处的砖窑,炉火忽明忽暗,如夜空中的星星一样眨着眼睛。
  
  又一次面临迁徙
  
  由于种种原因,彭堍村的砖窑厂将面临拆迁。消息传后,工人们又开始打点行装,准备去往下一站。
  但孩子们似乎还不知道这件事。
  昨日上午,领完成绩后,他们一路小跑着回家,向家长汇报这一学期的成果。
  中午,毕节的父母陆续赶到福特希望小学,办理转学事宜。班上老师刘海燕、胡艳、罗燕有些伤感。午饭后,她们赶到砖窑厂,与孩子们作别。得知自己即将要离开茗山,王兰小嘴一瘪,眼泪掉了下来。
  在冒着热气的砖窑前,孩子们与老师亲昵地合影。几名女老师转身抹了抹眼睛。学生曹勃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刘海燕叮嘱:“到了别的学校,一定要加油努力。”胡艳则担心学生徐晶晶晕车的问题,拉着自己心爱的学生,像妈妈一样千叮咛万嘱咐。
  离开砖窑厂时,孩子自发地站成一排,向陪伴自己三年的老师挥手作别。老师罗燕对学生说完“再见”,一脸沉重。“这些孩子象浮萍一样随父母四处漂荡,再见对于我们彼此来说,是一件很遥远的事。”但令她感到欣慰的是,有父母陪伴,这些孩子虽然生活清苦,但身心健康。对于他们而言,有父母地方就是家。有家,就有爱,就有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