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贵宾
   
- 积分
- 8146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叶建鹏)一走进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深圳晚报总编辑丁时照就充满好奇地问:“古时候的井巷是用什么木头支护的?”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深入。作为穿越3000多年而屹立不倒的井巷支护木头,肯定不是一般的木材。
遗址工作人员介绍说,取自山上极为坚韧的青岗栎。
同样好奇的晚报社长总编们,不禁异口同声地“哦”了一声。
这片井巷气势恢宏,但是横截面比一般家居门的一半还小。
“这么小,矿工怎么采矿?”荆门晚报总编辑丁川皱起了眉头。遗址工作人员介绍说,矿工是匍匐着身体,钻进井巷采矿的。
大家肃然起敬。原来,我国能成为世界开采铜矿最早的国家,全靠吃苦耐劳的祖先。
一会儿,大家来到一座冶炼炉旁。这座冶炼炉虽不是古时候的冶炼炉,但是完全按照史书的记载复制的。
“后母戊鼎的青铜,是怎么冶炼出来的?”哈尔滨新晚报总编辑叶鸿南提出疑问。
遗址工作人员接着介绍说,直接冶炼铜矿,只能得到红铜或黄铜。但是,红铜或黄铜,质地不够坚硬。祖先们在冶炼的时候,添加另一种金属矿,使冶炼出来的铜更为坚硬。而这种更为坚硬的铜,经过3000多年的氧化后,就变成了青色,即青铜。现在,另一种金属矿被学界称为锡矿。
“不得不说,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展现了我国开采并冶炼铜矿的厚重历史和灿烂文化……”
社长总编们表示,以后,他们会更加关注黄石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