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337|回复: 1

孩子“品德评定”短信是病毒 市民勿坠入陷阱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12

2820

主题

7280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3040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5-7-9 13: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谷城男子黄某制作出手机病毒后,通过网络卖给李某,李某利用伪基站群发短信。若有人打开了链接,银行卡上的钱就会不翼而飞。

3日,黄某被谷城警方抓获。民警介绍,随着人们防骗意识的提高,骗子开始运用心理学玩“创新”手段,进而出现了“激将式”骗术,市民稍不理智,就会坠入陷阱。

制作木马病毒获利

今年27岁的黄某,是谷城城关人,高中毕业后,在培训学校学习电脑。去年12月,经“苦心研究”,他制作出了很多手机病毒。通过网络,他与山东男子李某取得了联系。两人约定:黄某提供手机病毒软件,李某以500元一个的价格回收。半年下来,黄某卖出10多个病毒软件(含具体网址链接),获利5000余元。

李某拿到病毒后,通过伪基站群发了出去。今年2月,受害人陈某不慎点开了链接,其银行卡号和网银密码被李某截取,李某迅速盗走陈某卡内8万余元。

“品德评定”短信藏木马

如今这种“激将式”诈骗渐多,市民稍不理智,就会坠入陷阱。

刘女士的女儿今年5岁,在一家幼儿园上学前班。昨日上午10时,她的手机上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内容是:“刘家长您好!这是本学期您的孩子在校品德评定表,请安装查收。”短信内容后面还附有网站链接。“刚看到短信内容,以为是学校发给家长的,而且短信中的姓名完全正确,差点就点开链接了。”刘女士突然想起,女儿3日已经放假。而且,学校已经发放了成绩单和品德鉴定表。刘女士一下子警觉起来,她查了下号码归属地,发现是广东的,便没有点击网址链接。

经过警方鉴定,这条短信的网页链接暗藏着一个手机病毒。

遇到这类短信当心

当人们对电信诈骗开始警觉的时候,骗子便“创新”手段,运用心理学,利用人们瞬间的不理智,把个人信息套走。

这类诈骗的作案手段往往“神不知鬼不觉”:点开上述短信的网址链接后,会自动下载一个木马程序,该恶意程序会诱导手机用户激活设备管理器,避免用户正常卸载,并潜伏在中招手机中。

该恶意程序会窃取手机中的短信、联系人信息并发送到指定邮箱。恶意程序制作者通过这种方式获取受害者及其联系人信息。也就是说,骗子可以轻易截取用户的短信,里面包含用户的银行、支付宝动态密码、资金余额等涉及财产的隐私短信,接着进行精准诈骗。

因此,市民不要轻易点开陌生号码发送的链接,更不要在手机内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如有疑问应向发信人电话咨询。其次,市民应当尽量避免在许多网站绑定银行卡和开通快捷支付,并清除相关交易记录。

一旦点击相关链接手机中毒,应立即对手机号码、银行卡进行挂失,并将手机系统刷机。如资金被盗应尽快报警。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闷骚小宅男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9

主题

1231

帖子

1843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4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7-9 19: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