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43
中尉
 
- 积分
- 2987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
本帖最后由 桑蚓 于 2015-7-12 20:20 编辑
- 七律 雨夜偶吟
(平水韵)
雨密云低天若倾,风嚣野啸寂空惊。
窗前竹瑟千枝怨,萧院乌啼百感生。
点点离愁笺上诉,悠悠思念梦中萦。
寒床今夜犹添棘,几度熬煎任酒酲。
夜,清长且又寂静。窗外,呼啸的西风夹着淅淅沥沥的秋雨,芭蕉叶声声叹息,梧桐树阵阵哀鸣,不堪重负的湘竹弱梢如同柔柔的长鞭,不时抽打着流泪的窗纱。案台上孤灯摇曳,伴着忽明忽灭的烛火,一杯苦酒,几页残笺,任一幂幂往事如同汹涌的潮水泛上心头。
四十年前的那个雨夜,添一支红烛于案几,偕知己而临窗,共诵苏东坡的《定风波》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惬意品味诗人雨中信步,忘情得失,超然物外的禅意般的宁静。领略诗人豁达大度的人生态度和洒脱。
还是那个雨夜,还是这般的寂静。红烛似不胜秋风的萧瑟,摇曳中清泪如注。南宋词人蒋捷的一阕“《虞美人·听雨》让人心随意转,惆怅骤生:''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沧桑巨变,人生苦短。三个时期,三种心境,读来不禁使人凄然泪下。
夜静更深,悲戚的红颜知己操箫轻奏。呜呜咽咽中,我似乎听到长夜无寐的温庭筠苦涩的相思泪句:“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似听到饱尝国破家亡.颠沛流离苦痛的南唐才女李清照的千古绝唱:“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似听到词尤五代之冠的唐唐后主李煜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一声凄怆的孤雁掠过寂空,把我从如醉如幻,若颠若痴的旧梦中惊醒。不胜唏嘘中断断续续吟唱晏几道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痛啊!四十年的孤独和刻骨的相思连同这杯苦涩的残酒,我一口咽下!
唏嘘中几个跟跄,推窗叩问:玲妹,天国里,今夜可有风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