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235|回复: 0

湖南湖北十曰“炮”

[复制链接]
来自
浙江
精华
2

376

主题

1883

帖子

262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624

IP属地:浙江省宁波市

发表于 浙江省宁波市 2015-7-12 20: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图片内容来自《益阳方言语法研究》,徐慧

湖南湖北十曰“炮”。
为什么要把十块钱说成一炮块?
“炮”为什么会成为“十”的局部量词?
但作者未回答上述问题。

十,古代通作什。
《孟子》或相什百。
《前汉·谷永传》天所不飨,什倍於前。
《枚乗传》此其与秦地相什,而功相百。
《朱子曰》诗雅颂无诸国之别,故十篇为一卷,犹军法十人为什也。

古者师行,二五为什。凡食器之类必共之,故曰什物什器。
什器,古曰任器。证古语什音“任”也。
任急言之曰什。如唐人诗十可读如谌也。
军旅什伍。《礼记·祭义》。注:“士卒部曲也。”
十夫为什。《周书·大聚》
十家为什。《管子·立政》
因此,古代以“什伯”泛指军队基层队伍、基层干部。

什,《说文》相什保也。
《礼•月令》四鄙入保。
清末民初,仍存保甲制。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保甲·选保甲长》:“所谓保长者,邑分四乡,乡立一长,谓之保长。不曰乡而曰保者,以乡别有长,所以管摄钱穀诸事,而保长乃专司盗逃奸宄,不与乎其他者也。”

清代保甲之法,十户为牌,设一牌头,十牌为甲,设一甲头;十甲为保,设一保长。户给印牌,书其姓名丁口,出则注其所往,入则稽其所来。

民国时期,保甲之编组以户为单位,户设户长;十户为甲,甲设甲长;十甲为保,保设保长;实行各户互相监视和互相告发的连坐法,以及各项强迫劳役办法。1934年11月7日,国民政府宣布各省市一律推行户籍保甲制。

宋代即有此乡兵制度。熙宁初,王安石变募兵而为保甲。其法是:十家为一保,有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有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有正副都保正。家有两丁以上者,选一人做保丁,组成保甲,授以弓弩,教之战阵。
《宋史·兵志六》:“十家为一保,选主户有干力者一人为保长。”

保字,并无“十”义项。但历史社会制度给它染上了“十”义。

方言常见B读P母。
薄bao,方言普哦;刨bao床,方言跑床;刨子bao(木工用具、厨房用具),刨pao子;
B读P在安徽宿松方言里,表现甚为强烈:半斤,音盼斤;报到,音泡到;脾气爆燥,音脾气泡草;
童谣“百个饼子百个粑”,音“拍个饼子拍个粑”。
爆,《集韵》音璞pu;暴,亦音曝pu,又音泊。
《礼·丧服小记》报葬者报虞。《注》报,读为赴,急疾之义。虞以安神,不可缓也。
安徽宿松亦有“炮”为“十”之谓。

堡,音保。唐代后起字,汉朝《说文》无。堡障,小城也。
《唐书·哥舒翰传》拔连城堡。堡转音普。亦作保。又作堢葆。
保是堡之初文。堡转送气音普。北方十里堡,南方十里铺。

保亦可转送气音“炮”

因此,窃以为“炮”作“十”的局部量词,应源自“保”。
方言引申历史上社会制度”所赋予“保“涵“十”义。故充作数量词。
但仅限于十;盖其并非根正苗红、真正的“红二代”,属于以纸代木、临时代班的数量词。
故此不能言"二~九炮",不能与其他系数词组合。更不能言"三炮二"、“四炮六”。
实乃“保”字音变为“炮”;或曰方言保留中古“保”读“炮”音。
如同“一甲子”等于六十年;不能说考试考“一甲子”就及格了。

数量词“炮”字本“保”。音义俱可合。

业余体会。不妥之处,敬请批评!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