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帖子
查看: 2400|回复: 0

魂安何处——寻访湮灭在历史烟尘中的国民革命军苏排长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66

769

主题

8268

帖子

7592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92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15-7-12 21: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魂安何处
——寻访湮灭在历史烟尘中的国民革命军苏排长
倪霞
               (一)
一九三八年七月的某一天,通山县燕厦与阳新龙港相连的交界处,一个叫“潘山”的村落里,从阳新龙港方向传来“武汉保卫战”的枪炮声打得十分激烈。待枪炮声渐稀时,山里“躲日本”的村民悄悄下山回到家中,大屋张的一户张姓人家,有六兄弟,相当于“大户”,所以胆子相对也大。当他们正在家里想找点吃的东西时,看到屋后山一个人爬向他们,边爬边呻吟。待近看时,是一个负了重伤的国民革命军,几兄弟速速出来把伤兵抬进侧屋,并采来一些草药帮伤兵清洗伤口。伤兵伤势很重,六兄弟中的六弟每天负责为伤兵送吃的,慢慢得知伤兵姓苏,是国民革命军的排长,于是他们便叫他“苏排长”。苏排长在张姓家住了将近一个月,附近的村民也会送来一些吃的,表示他们力不从心但又悲悯的朴实情感。可是,苏排长终因伤势太重,加之缺医少药而昏迷。一天,昏迷的苏排长醒过来,艰难地在身上摸出三块银元,交给张姓为他送饭的六弟,并说他身上唯一就这三块银元了,请他一定有机会要帮他给在广东罗定的家里报个信,告知家人他的最终下落,并托咐死后帮忙埋葬,别让他暴尸山野。
苏排长牺牲后,村民们帮着张姓兄弟把苏排长埋葬在村子附近一片竹林的路边上。历史的进程,发生着戏剧性的变化,不是一般老百姓能想像,故去的苏排长也不会想到,给亲人报信的路,数次断送在战火纷飞的时空里无法实现。随着日本侵略者的投降,又开始了国共两党内战,兵荒马乱信息闭塞的潘山村里,张姓兄弟要想为苏排长报信到广东,可畏难于上青天。解放后,又因苏排长是国民军,这时的张姓兄弟更是不敢为苏排长打听亲人。就这样,对苏排长的承诺,在岁月的河流中,于张姓兄弟,成了一个梗在心里的病,特别是每天为苏排长送饭的六弟。直到张姓几兄弟相继离世,六弟自己也老了,世事沧桑,报信更是无望了,对苏排长的交待仍在心里无法兑现,最后六弟作出决定,他和老伴去世后,要和苏排长葬在一起!让他的后辈们祭奠他们的同时,也别忘记祭奠苏排长,他唯有这样才能安心地死去,才能到九泉下给苏排长有个交待。在张姓兄弟以及潘山所有村民的心里,苏排长已然是他们的亲人了,一个回归在他们这片祖祖辈辈生长衍生的土地里的亲人。
听到这个故事时,我很震惊!为逝去77年的苏排长至今与亲人两相不知而心痛。故事是远在武汉的胡平大哥(政协武昌区民宗委主任)在电话里讲给我听的,他说80年代自己在部队回家探亲时,听到来家里的亲戚讲到这个故事时,当时除了惊讶,并深深地记住了这个牺牲在日本人枪炮下的国民军苏排长。胡大哥说前不久再次听到这个关于苏排长的故事,总是感觉冥冥中有一双眼睛在祈望着他!胡大哥于是说,今年是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他说该为苏排长做一点什么了。他首先指示我去采访在通山县城住着的张姓兄弟的后人,他一边在武汉了解“武汉保卫战”的那段历史,争取把苏排长当年的所在部队找出来,并同时托咐远在广东的战友都来帮忙尽快打听苏排长的相关消息。时间过去77年了,要找到当年苏排长的亲人,谈何容易!但我始终相信,苏排长在天有灵!
            (二)
在退休老师张远壁老先生的家里,我听到了除以上细述的事件外,还听到了关于苏排长在天有灵的故事。张远壁老师是张姓兄弟四弟的儿子,今年75岁。从外观看,老人精瘦从容。谈话时,思路清晰,说到感人处充满了激情,毕竟是当老师出生的长者。他说从小听大人说着苏排长的故事长大,逢年过节也会随大人到苏排长的坟前祭拜。这里,苏排长的牺牲过程不再赘述,我要记下张老师讲到的,关于苏排长多次“显灵”的故事。
解放前夕,张老师9岁那年的一个晚上,他随村里的青壮年在堂前学枪刀习舞,正当上下堂前的刀枪响成一片时,忽然听到堂屋大门外有铜铃摇响,待打开门看是谁时,却什么也没看到,起先以为是有人恶作剧,于是关上门继续练武。练时,再一次真切听到铜铃摇起,复又开门,仍无果。当铜铃第三次响起时,他们便在堂前内齐声“呼喝”与门外的铃声对峙,铃声却转到了巷子的深处。这样相同不见人却听到铃声之事,持续了三个晚上。族人觉得蹊跷,同时也害怕会有什么不祥之事降临到族人当中。于是,张老师的六婶请来了“大王菩萨”问神。也就是一个普通人通过敬神发功等程序,可以让菩萨附在他的身体上替菩萨说话,解答人们疑惑之事,当地人叫做“供神”或“出神”。类似于“巫术”。
族人在堂屋为来者上香摆祭使他“出神”,请大王菩萨来判断,究竟是谁在“摇铃捣乱”。出神人把堂前撒上厚厚的火灰,作法事时,他说看到灰上出现了没有指头的脚板印,于是“大王菩萨”边祷告边说,这个摇铃人是一个士兵,他给了钱委托你们给他报信的,他不会害人,他是来问消息的!六叔六婶和众村民连声惊讶地说:“不就是苏排长吗”!于是次日,众村民和六叔六婶一起,来到苏排长的坟前,为他焚香烧纸献祭,并说,你家太远了,世道变了,与你的家里报不了信了,但我们以后一定做到,子子孙孙为你上坟,把你当作我们的亲人一样来祭拜!请他安心。
张老师说到这里,些许激动地说,这些都是我当年亲眼所见,没有说半句夸张之话。要知道,那年月,为他报信的承诺有多么不容易实现,可以说是太难太难了。所以,后来才有了六叔六婶相继去世后,执意要埋在苏排长身边的想法。他们也是为了心安啊!毕竟有三块银元的托咐之情!说到这儿,张老师又接着笑说,后来,我们村里,有些孩子有什么头痛脑热的小病,只要到苏排长的坟前烧个纸说一说,小孩的小病痛就真的好了,苏排长成了我们那个村里共同的亲人了,他似乎也怕人们忘记他似的,常在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他的存在和他未了的心愿。
听完张老师的叙述,感动之余,心有寂寂。为世事变迁,人生无常,为魂落他乡游移不安的苏排长对亲人的期盼。人是有魂灵的,这点我坚信不移!所以才有了佛教的“超度亡灵”之举,这不能与“迷信”之说混为一谈。民间有许多偏才和类似于施行“巫术”的神人,也是无法解释得清楚的,可他就是亘古不变地存在着,一代又一代。
           (三)
2015年7月11日这一天,胡平大哥带来了武昌区政协民宗委的“民革”(国民革命)部分委员,从武汉到通山,通山政协相关领导陪同,张远壁老师带路,一行10多人前往燕厦潘山。胡大哥为我带来《武汉会战》一书,让我为寻访苏排长的故事以作历史记录的参考。书中《阳新、崇阳阻击战》一文中提到;“敌到达木石港后,一路指向阳新、大冶、鄂城、金牛,一路经阳新排市、通山、崇阳,切断粤汉线,包围武昌……汤恩伯部各军连日受敌压迫继续西移,在中山寺、龙港之线与敌激战……”
当我们的车子到达潘山时,村民们听说是来看望苏排长的,纷纷从田间地头赶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苏排长的故事。说他们每年七月半(中元节)要为苏排长烧“包袱”的,清明也会为苏排长扫墓献花,小孩子有点不舒服了,也会来跟苏排长说说,请他保佑……村民的热情令我们感动和欣慰,这个异乡来的苏排长,这个客死他乡的苏排长,历经70多年的岁月洗礼,村民们不但没有将他遗忘,那份对苏排长的熟知,已然是他们所有人的亲人了。
在张老师和村民的引领下,我们停好车子的左侧,走过一个菜园和一小片竹林,来到了一个无碑墓冢前,坟前还插着两朵退了色的塑胶花,一看就知是清明祭祀过。张老师指着眼前的墓冢说,这就是苏排长。苏排长的左侧有一个合葬的两坟,那就是张老师的六叔六婶,三人躺在一起,做着相伴的亲人。这时,围观的村民中,一位站在高处竹林间的老年妇人说,她家从老辈开始,每年七月半要为苏排长烧包袱的,包袱上写的是“苏济林排长”。胡大哥听了,惊喜地说,不管这名字对不对,又有了新发现。
我们在苏排长和六叔六婶的坟前鸣炮、焚香、烧纸,以祭在天之灵。“中国国民党武汉市委员会社会服务部部长”乐伟先生,一边烧着火纸一边说,苏排长,我们来晚了!你为国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魂落他乡,我们一定会努力帮你寻找你的亲人或后代,请你安息吧!接着他又来到六叔六婶的坟前,拈香焚纸,说,谢谢六叔六婶在苏排长生前给了他温暖,死后又与之陪伴,我们不会忘记你们的……乐伟部长的一番话,说得大家的心里不是滋味。
在现场,胡大哥对乐伟部长和同行人员说,从现在开始,到明年清明节前,我们努力寻找,尽最大的力量来寻找,能找得到更好,不管找得到还是找不到,明年清明节,我们要来为苏排长立碑,让世代人记住,这是一位为抗日战争牺牲在这里的国民革命军人。
于是,我们开启了迟来77年的寻找之旅……
我祈祷,祈祷苏排长的在天之灵,能牵引着我们找到他的亲人,让为赶走日本侵略者献出生命的苏排长,魂有所依,魄有所归!
根据资料查询:苏济林,祖籍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县人。疑似国民党184师所辖官兵,于1938年牺牲于湖北通山县燕厦潘山村。
补记:
这篇文章还没出来时,我先发了寻找的简短文字和图片在微信上,有朋友在后边跟贴说:“找到也好,在我们老家,国民党部队遭遇小日本伏击死伤一百多人,其中有一个高级军官自杀,老乡回后收尸几天,每晩阴魂不散,家犬狂吠不停。直到家父老师及家乡父老做祭奠摆供品吊唁之后,英烈阴灵得到稍许安慰方才有个安静的夜晚。时至今日除了老人偶尔回忆,再也无人问津,埋骨他乡的英烈们也是可怜啊!”这位朋友的老家就是当年的“龙燕区畅周乡”,也就是燕厦潘山过来不远的地方。
2015年7月12日于凤池山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