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058|回复: 0

[时事评论] 昔日“相府第” 今朝百姓家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5000

主题

5494

帖子

8146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14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7-15 15: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走在繁华的大冶新街,漫步在曾经的大冶商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路旁指示牌上写着的“余府路”。
在东岳路与新街交汇的十字路口,沿着和平大厦一路向前,直到原来的市特殊教育学校止,这条街道就是余府路。它长约400米,宽10余米。
从喧闹的街口进去后,只见路面宽阔平坦,两旁高楼林立,临街开设有服装店、美容美发店、副食店、早餐店等店铺,现代气息扑面而来,这让人很难将它与古老历史联系到一起。
今年83岁的老人曹树友介绍,解放前,这条街一直被称为余府街,解放后,改名为和平街,接着又改成先锋街、反修街,后来又恢复原名称为“余府路”,并沿用至今。
曹树友老人告诉记者,因清朝康熙年间的相爷余国柱的府邸建于此,余府街因此得名。它又被称为“西市二铺”、“余相府”。
“我是在这条街上土生土长的,还记得当时相府门口那对石狮保留了很长时间。”曹树友老人的一番话,将记者的思绪拉进了时光隧道,仿佛看到了当年余府恢弘的气势。
“这条路当时很窄,后来路面被拓宽了5到6倍。”居住在档案局生活小区的熊宣斌回忆说,大约在1992年以前,余府路的路面宽度跟附近金家巷的差不多,两边几乎都是砖瓦平房。
“以前余府路是行政区,县委会、档案局、武装部、税务局、法院、检察院等都曾座落在此。” 熊宣斌说,1999年左右,位于街口处的标志性建筑——和平大厦拔地而起。
如今,随着旧城区的改造,一幢幢崭新的商品楼逐渐取代了余府路上曾经的平房。破墙残壁、断砖衰草……偶尔看到一两间老屋,夹在几栋高楼之间,显得有点不合时宜,甚至格格不入。但当你走近时,你又会被老屋中一些残留的吉光片羽所吸引。
在余府路12号,墙壁露出的一截直径约20厘米的橼木让记者停下了脚步。“这就是老屋遗留下来的横梁。”曾居住在这里的余军说,老屋建于民国时期,前面一部分已改建成了店面,后面的部分还有人居住。
行走在老屋幽暗的过道,一头通向的是街面,一头通向的是长而窄的金家巷。据介绍,当年,人们从金家巷穿过去,可以划船坐到德其门(德胜门)。
拐出巷子口,一间没有门牌号的老屋由于风雨侵蚀,墙面斑驳,颓败的木门上也由“铁将军”把守着,只有上方写着的“西桥房管所维修队”这几个字尚可辨别。
“这是一次失火后改建的,这条街真正意义上的老屋几乎看不到了。”居民向国义说起这些,陷入深深的沉思当中。
岁月变迁,沧海桑田,老街虽尚有迹可循,却再也没有当日的辉煌。如今的余府路,所承载的不再是历史的印记,或许更多的,是现代社会交融的气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