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战音乐”是武器
今年,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纵览反战音乐,那些名曲,曾多么激励困境中的人类携手共进,并肩前行!老姑爷自凑自唱的山歌发人深省。快注意听:
1931年“九·一八”事变啊,日本鬼子打响了侵华战争, 中国抗战主题歌曲,创作、传播与歌咏活动云涌风醒, 音乐!普遍于全体民众,像血液周流于华夏的全身, 抗战以来,文艺中的勇猛者多,最激励人的音乐,当属第一名! 细细盘点,从《抗敌歌》到《热血歌》,是黄自的墨泼成, 黄自!是“一代宗师”,抗日救亡题材歌曲,作曲家他是最早的人, 他看到祖国山河遭敌寇荼毒,作出《抗敌歌》,唤起抗战人的坚定心。 日军突袭上海闸北,蔡廷锴奋勇反击,《赠前敌将士》词出声, 作词者叫何香凝,黄自立即谱曲献给爱国将士祭精魂, 《旗正飘飘》,四部混声合唱节奏铿锵,色彩悲壮把世震, 《还我河山》的故事片,用《旗正飘飘》作插曲,观众最爱听, “悲壮激抑,闻者奋起,鼓舞敌忾……”,这是《中华日报》的最高评论!
以北方女性在坟头的哭诉哀声为素材,《松花江上》绝世鸣, 歌词、谱曲是一个人,张寒晖唱出了东北民众的心悲愤! “九一八,……脱离了我的家乡,……流浪!流浪!”歌声似惊铃, 对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进行推动,抗日的烽火迈出新征程! 《黄河呤》这首朗诵诗,是诗人光未然东渡黄河的笔耕耘, 冼星海发觉后,似听到了黄河船工抗敌的号子,心情太兴奋, 谱曲!谱曲!绝唱的《黄河大合唱》,快速就诞生; 冼星海!在延安简陋土窑里抱病写六天,歌音就把天地顶! 南京大屠杀遇难的同胞多,那是三十万神州子孙的亡灵啊, 赵季平!他接受任务后,将中国歌谣“茉莉花”贯穿五个乐章向外拎, 或颤抖或柔曼,那女性对日寇暴行的控诉,浸透抗争的不平愤, 赵季平说:“作为作曲家,有责任用音乐祭奠铁骑下逝去的人们……” 聂耳!这是世界众知的,《国歌》!就是他“前进”的偶像“珍”!
希特勒建立法西斯政权,文化体系推动他自制一套,其他体系全部烧焚, 许多音乐家遭灭顶之灾,活着的被赶出德国,不听话就往死里整! “日耳曼”血统的音乐家,他们以笔为武器,在乐声中鞭挞着战争: 《时间终结的四重奏》是梅西安作曲,演唱时他亲自拉着大提琴, 世界最知名的反战音乐,《第七交响曲》,应是一杆枪红缨, 德军进军苏联,列宁格勒遭到长达八百七十二天灭绝式围困, 肖斯塔科维奇!对家乡啊满腔热忱, 面对满目疮痍的城中,招募八十名乐手首演,卫国军民士气翻倍增。 《战争安魂曲》,它的作曲者是英国的本杰明·布里顿。 《一个华沙的幸存者》,这首戏剧性声乐套曲,作者叫勋伯格,他是奥地利犹太人, 当年,七十二岁的他,从三个不同解度的场面描绘了纳粹残害犹太人!
那首《喀秋莎》,和我们中国有着特殊的缘分, 这首俄罗斯经典歌曲最早传入中国,是寒柏译配孕生。 心上人参军入伍,这个姑娘思念动着真情, 其憧景与我们自己的《九九艳阳天》极其相近, “……,她在歌唱心爱的人儿,她还藏着爱人的书信!…… 一旦我把山歌唱出来,就会无头无尾无止尽, 大家别显聒耳朵,别忘侵华“三光”当年的小日本……
老姑爷叙事唱,敲着大锣盆。外人敢再犯,我们手拉紧, 复兴靠谁个儿?十三亿子孙!党指挥着枪,儿女就听党的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