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唱军旅情歌
2015年5月9日,莫斯科红场大阅兵式中,除俄罗斯外,还有十个国家的军队亮相。由112人组成的中国三军仪仗队,身着第六代礼兵服,伴着《喀秋莎》歌曲通过红场。当时,站在桔子沟山顶,也亮出了我的老腔。春花姑娘,我,在旁边听老姑爷唱,静心地欣赏: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 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岩岸上,歌声好象明媚的阳光, ……,姑娘唱着美妙的歌曲…… ……,心中怀念遥远的姑娘……”
“我将少女喀秋莎歌唱,她就站在峻峭的岸上, 我唱新歌将喀秋莎颂扬,她已是冷峻而普通的姑娘, 当敌人蜂拥而上,嗒嗒的机关枪突然不响, 喀秋莎一跃而起,怒杀顽敌啊,这个普通的姑娘……
“那时苏联歌坛,塑造了一位带着忧郁感的少女形象, 她决战法西斯,她对爱人充满了期盼和纵情的热望, 她唤醒人类心底的情愫,喀秋莎虽有忧郁,但无哀伤, 她给出征者更多的是信心,是胜利的希望,是爱国的力量, 穿透时空的,是她这骄傲的少女,是她对所爱慕人的情感之光, 那个钢铁的战士,她心中的人儿,现握枪正站在远方的边疆!
“《喀秋莎》,这一首军旅情歌,拨动了俄罗斯人的心弦和肝肠, 意大利将《喀秋莎》定为游击队队歌,优美的旋律多么豪壮, 保加利亚也将《喀秋莎》定为游击队队歌,列为抗击信号暗中播放, 美国的黑人农民种田种地时,也把《喀秋莎》歌谣放情的唱。 在莫斯科红场阅兵时,一曲《喀秋莎》观众动情泪流淌, 这首特殊缘曲的情歌,苏联卫国大战中,家喻户晓如同天雨降!
“在中国啊,《喀秋莎》这首军旋律情歌,成几代人回忆的美好时光, 俄罗斯这首经典歌曲,已演变为国际流行之歌,已排在最上榜。 一位姑娘,对心上人思念,《九九艳阳天》是她掀开了中国抗日歌坛的浪, 消灭小日本,送走了哥哥呀,自己也参军入伍不分前、后方。 疯狂的德军,狂妄的日军,最终成了战败者,临了还是我们强,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七十周年,胜利日阅兵!华夏儿棒郎!
“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只有风儿在轻轻唱, 夜色多么好,心儿多爽朗,在这迷人的晚上; 小河静静流,微微泛波浪,水面映着银色月光, 一阵轻风,一阵歌声,多么幽静的晚上……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我唱了还要再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