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红楼梦》各版本的成书年代顺序 经过笔者不懈的努力,终于大概地知道了几种《红楼梦》版本的成书年代顺序问题,这几种版本分别为:己卯本、庚辰本、蒙府本、戚序本、列藏本、甲辰本、程甲本、程乙本,现公布出来,与大家共享! 第一排:己卯本、庚辰本、蒙府本(排名暂不分先后); 第二排:戚序本、甲辰本、列藏本(排名暂不分先后); 第三排:程甲本、程乙本。 可以这样说一句,凡与此顺序有矛盾的,均属无效顺序。 说明:除程甲本和程乙本外,其余版本均指其过录底本。脂批内容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给几种版本排序并不复杂,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坐标点。功夫不负苦心人,这个坐标点终于被我找到了。全部依据就在《红楼梦》文本的第三十四回的两句话。 有的网友可能会奇怪,你凭两句话就能判断版本时间先后顺序,你真是高哦!搞错了没有? 我只能这样说,这两句话对于不懂的人来说,那就是密码暗语,无字天书!对于懂的人来说,就是依据,就是时间坐标轴。 我也从这两句暗语中得到,《红楼梦》作者与鄂东密切相关。 对头,这两句话正是鄂东的土语,很地道的土语。 我从几个版权本中看到对这句话的修改程度,我就知道他们(修改者)不懂这两句话,然后据此判断各版本的成书年代顺序。 我对方言没有研究,不知道其他地方方言的状况,但我知道我所找到的是两句地道的鄂东黄冈方言,说得仔细一点,就是蕲春方言。 那么这两句话是什么呢? 一句话是王夫人对袭人说的:你不该早来。 另外一句便是袭人对王夫人说的:金贵。 这两句方言说得范围窄一点,就是湖北黄冈蕲春方言,很地道的蕲春方言。至于可能其他地方也这样说,那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利用这两句话,我便判断出了上述几种版本的大致顺序,再结合文本的其他方面,将上述版本按成书年代顺序分成三大序列。 首先来看第一句:“你不该早来。” 作为书面语言,这句话是无论如何也说不通的,所以,一些版本进行了修改,修改得越彻底的,说明版本的时间越靠后。 那么“你不该早来”这句方言真的很实么? 如果是蕲春人,自然很能领会这句话的含意,离这个范围越远,便越难以理解,如果你到蕲春去,是在饭后去的,人家会说,你不该早来,早来便一起吃饭。 在口语上,这句话的含意就是“你来迟了”。 王夫人对袭人所说的“你不该早来”,正是这样一个意思。 还有诸如“你不该快点”,“你不该多吃点”,“你不该怎么怎么的?”事实上“你不该”就是一句口头语,地道的蕲春方言。 我们来看一下各版本对“你不该早来”这句话的修改情况: 程甲本和程乙本步调一致:你何不早来? 甲辰本:你何不早来? 戚序本:你不早来? 列藏本:你不该早来? 己卯本、庚辰本、蒙府本均为:你不该早来? 从上述情况来看,很明显,程甲本、程乙本和甲辰本作了重大修改,改成了书面语:你何不早来? 己卯本、庚辰本、蒙府本、列藏本均为:你不该早来? 戚序本介于二者之间:你不早来?少了一“该”字,正是这一“该”字体现了方言特征。 因此,从这句话可以将几个版本分为三类: 一类是:程甲本、程乙本、甲辰本; 二类是:己卯本、庚辰本、蒙府本、列藏本; 三类是:戚序本。 这样一种分类方式与我们前面所提到的有一点儿区别,那么,我们再看第二句:金贵。 书中袭人对王夫人说到“金贵”一语时,是因为王夫人拿出了两瓶香露,并且对袭人说了其来历:上用。所以袭人才说到“金贵”一词。 金贵,其实并不难懂。俗语里经常有这样的用词,那意思是说象金子一样贵重。蕲春方言里经常这样讲的,相信很多地方方言也有类似之语,不足为奇。 奇怪的是这样一种简单用词,在程甲本、程乙本和列藏本也作了修改,改为尊贵。 修改者似乎觉得用尊贵一词,更能体现上用的高贵之意,但如此一来,就失去了两个人对话的口语性质,变成了纯粹的书面语了。 将“金贵”改成“尊贵”的版本有:列藏本、程甲本、程乙本。 因此,尽管列藏本有前面一句“你不该早来”原话,但后面一句改动了,只能是版本在后了。 甲辰本、戚序本、己卯本、庚辰本、蒙府本都用“金贵”。 综上所述,将上述几种版本分成三类,便是有理有据了。 第一类:己卯本、庚辰本、蒙府本; 第二类:戚序本、甲辰本、列藏本; 第三类:程甲本、程乙本。 有的可能会问了,你认为己卯本等三本在前,程甲本程乙本在后,有何依据?为何不把程本排在前面,己卯本排在后面? 这就必须看己卯本和程甲本的具体情形。 通过分析两种版本的影印本,我们可以看到: 己卯本在第一句“你不该早来”这句话上,将“不”用黑墨点去,变成了“你该早来”。 “你该早来”是书面语,“你不该早来”是口语,前者有责备的意思在内,后者只是略有遗憾的意思。我们通过对文本进行分析,显然在这里,王夫人没有责备袭人的意思,因为袭人毕竟不知道王夫人有些什么东西,只是遗憾她没早点来,因此,两句话的意思是完全不同了。 第二句“金贵”,在其旁边加上了“尊”字,说明作出的是修改意见。 注意到,这是己卯本,其原文是:一,你不该早来;二,金贵。 我们再来看看程甲本的情形就知道了。 第一处已经修改成“你何不早来?” 第二处修改成“尊贵”。 而”尊贵“,正是在己卯本旁边的改字。 用正常的逻辑推理来说,在己卯本旁边是改字,在程甲本里是正文,说明己卯在前,程甲本在后。 当然,你也可以辩解说,也可能是己卯本抄错了,程甲本在前,己卯本在后嘛! 那就必须证明到底改文是怎么一回事了,对吧? 这意思是说,是谁作的改文,依据什么作的改文? 我们得回过头来看看己卯本,己卯本里有一处小字,应当是宝钗的话,内容是”要想什么吃的玩的你都悄悄往我那里取去“。 这句话在己卯本里是改文,在程甲本里是正文。 有的朋友可能还不明白,这两句话有什么稀奇的,能证明程前己后,或者程后己前么? 对头,正是这句话说明了己卯本的改文是后人依据程甲本进行修改的。 因为己卯本后文里有一句同样的话,这句话却是凤姐儿说的。 两句一模一样的话,前者由宝钗说,后者由凤姐儿说,作者会有这么写法的吗?如果真是这样写法,那还是《红楼梦》么?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相信大家早已烂熟如心了。 但是程甲本就有这两句一模一样的话,说明程甲本对其所依据的底本进行了大量修改,而且,改文并不好。 作者有这么无聊将这句话翻过来复过去地说么? 所以,己卯本旁边的改文无疑是后来者根据程甲本抄到己卯本上去的。 更多的改文证据,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找一找,还有很多。限于篇幅,就不多列举了。 综上所述,己卯本中的两句话是最原始的,然后程本改动是最多的,其他本本或多或少有些改动,于是根据这些改动的幅度,我们便可以判断出这些版本的年代大致顺序了。 这便是: 第一顺序:己卯本、庚辰本、蒙府本。他们排序暂时不分先后,并且脂批暂不列入考察范围。真伪当然也不论,只就现有文字而言。这是需要加以重申的前提。 第二顺序:戚序本、甲辰本、列藏本。 第三顺序:程甲本、程乙本。 当然,判断版本年代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我这里只是简单给它们排一下时间顺序而已。但第一步已经走出来了,真相只会离我们越来越近的。至于何时才能揭开《红楼梦》各大版本的成书年代的神秘面纱,那是后话,暂且不提。 2015-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