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5529|回复: 15

[风趣杂谈] 省联投接管黄麦岭 从巨亏到盈利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5

561

主题

3396

帖子

3741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3741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5-7-27 11: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年亏损1.48亿元,2014年亏损1.55亿元,今年上半年盈利936万元,奇迹是如何发生的?请看——

  黄麦岭要死了吗?

  连续两年的巨额亏损,让这家已有42年历史的磷化工老牌国企,命悬一线。2200多名员工人心惶惶,不知何去何从。

  濒临绝境,听说省联投要收购黄麦岭,员工们欢呼雀跃:“大靠山来了!”

  旋即,他们又陷入深深的失望。

  省联投确实来了,但,一没带来大笔的资金,二没带来大批的项目,来的只有4名管理人员。

  就凭4个人,能救活黄麦岭?

  市场有起有落,如何把握生存的主动权

  ——认清大势,改革势不可挡

  刘蓓、何凡,省联投最初空降黄麦岭的两名管理人员。

  走进企业的那一刻,眼前的场景,让他们震惊。

  没想到黄麦岭这么大。大悟县深山,这一片8000亩的矿山、厂区,一眼望不到边。

  更没想到黄麦岭这么破。满目疮痍,厂房还是当年建厂时的红砖房,设备还是当年建厂时的老爷机,甚至管理人员没有办公电脑、厂区没有一根互联网线、厕所脏得难以下脚……

  这是那个曾叱咤风云的黄麦岭吗?

  想当年,“中国五大磷肥基地”、“中国化肥百强企业”,一块块金字招牌光彩夺目;在黄麦岭上班,全家人都脸上有光。

  查资料、访员工,省联投班子深入黄麦岭,寻找衰落的核心症结。

  是市场的原因吗?

  产能过剩不可回避。主打产品铁精粉价格一路下滑,2013年平均每吨532元,到2015年低至187元;主打产品磷酸二铵相对稳定,前年平均每吨2500元,今年涨到2580元。

  市场有起有落,主动权似乎不在企业。

  是资源的原因吗?

  黄麦岭有1.2亿吨磷矿总储量,其中地上3200万吨,这曾是支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眼下,地上资源仅剩不到一年的开采量,地下矿建设至少要三四年。外购矿石资源,意味着每年增加成本8000多万元。

  是体制的原因吗?

  2200名员工,还有200多名临时聘用工、数十名各种关系吃空饷的员工,人浮于事,大量优秀员工跳槽到后来居上的国内其他磷化工企业。“根子还是在内因,黄麦岭到了背水一战的时候。”联投派驻黄麦岭高管形成共识。

  当地政府也曾想启动黄麦岭改革,但看到锈迹斑斑的设备、错综复杂的关系,改革不了了之。“联投是真改吗?能改好吗?”员工渴望发展,又将信将疑。“改革总比破产好!刘蓓失败了,还会来一个张蓓、李蓓,联投改革黄麦岭的决心不可阻挡。”刘蓓鼓励干部员工认清发展大势,把握发展主动权。

  中层干部变身一线员工,啃下机关后勤硬骨头

  ——改革是利益的调整,必须直面人的问题

  2014年12月9日,省联投集团正式控股黄麦岭公司。

  刘蓓,从东湖高新集团副总经理的岗位来到黄麦岭公司担任总经理,从一家现代化上市公司来到一家深山里的老国企,他设想过各种各样的改革困境,但真改起来,步履维艰。

  上班第一天,刚到下午5点,整个办公楼已空空如也。刘蓓本想要办公室员工统计早退人员名单,谁曾想他们也提前下班了。

  国企改革难,难在改机关、难在改后勤。改革必须直面人的问题。人浮于事,体制机制是“七寸”——

  2014年底,改革全面推动。16个二级经营单位合并成6个,37个机关处室合并成8个;清理所有临时工、吃空饷的员工,机关工作人员从198名精减至92名,中层干部从82名减少至30名,被裁的中层干部和其他机关人员,绝大多数到生产一线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13

666

主题

4865

帖子

5885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5885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5-7-27 17:00: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省联投应该在空降管理层到黄麦岭同时,增加硬件方面投入,才能实现全面胜利。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1

主题

360

帖子

396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96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15-7-27 15: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贴留言,{:soso_e129:}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重庆
精华
0

0

主题

20

帖子

26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26

IP属地:重庆市

发表于 重庆市 2015-7-27 13: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快人心…………  赞个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74

主题

949

帖子

110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100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 2015-7-27 12: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富荣,男,1946年9月出生,1970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大学文化程度,中共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化工劳动模范,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湖北省黄麦岭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
  张富荣同志1984年担任黄麦岭负责人,20余年来,他勤奋敬业,开拓创新,带领全体职工把黄麦岭从一个固定资产不到500万元的小型采矿企业发展成为拥有固定资产13。86亿元,集采选、化肥、化工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企业。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公司仍实现销售收入14。49亿元,同比增长62%;净利润9240。59万元,同比增长63%;税金8125万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张富荣同志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地方经济的腾飞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开辟“采选配套、矿肥结合”发展道路,促进行业发展
  “八五”期间,黄麦岭矿肥结合项目成为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我国三大重点矿肥结合项目,在国内“矿肥结合、矿化结合”方面具有方向性的探索意义。黄麦岭项目投资19。2亿元,主要装置和生产技术均为当时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主要工艺技术和装备从美国、法国等国家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需要先进的团队来驾驭,张富荣同志作为一名专家型的企业家,带领专业技术人员发扬敢为天下先的气概,历时6年,攻克无数难关,从项目立项到建成投产,到优质的磷铵问世,“采选配套、矿肥结合”的构想终于变成现实,该项目在全国同期建设的五大磷肥建设中,创造了三个“第一”的佳绩,即第一个开工建设,第一个建成投产,第一个达产达标。
  黄麦岭项目“采选配套、矿肥结合”模式的成功,在国内首开先河,项目的正常运转和不断发展为我国化学矿山探索出了“矿肥结合、矿化结合”的发展新路,为同行业提供了借鉴意义。在原材料价格飞涨的今天,“矿肥结合、矿化结合”的优势更得以充分凸现;矿肥结合项目的建成和不断发展为促进中国磷化工行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张富荣深知,企业只有不断发展壮大才能在市场大潮中提高抗风险能力。在磷铵项目达产达标后,他带领企业不断进行深入挖潜,扩能改造将磷铵生产能力由18万吨/年提高到30万吨/年,提高生产能力67%。黄麦岭等大型矿肥结合项目建成投产后,改写了我国高浓度磷肥单纯靠进口的历史,对以产顶进,抑制进口化肥价格,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意义十分重大。按目前30万吨/年磷酸二铵生产能力计算,年可增产粮食33亿斤,为农民增收23亿元,为农民减少支出0。9亿元。
  二、开拓国内外市场,确立国产二铵的市场地位
  良好的销售渠道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保证。黄麦岭二铵是国内最早生产二铵的企业,为了让陌生的市场和用户尽快接受黄麦岭二铵,张富荣亲自深入到河北、东北等销售市场,为销售工作统筹策划。功夫不负有心人,磷酸二铵终于得到了农民的认可,打开了国内外广阔市场。
  早在1997年,为开辟销售市场,消除农民对国产二铵质量的疑虑,张富荣就在东北三省等地建立了50多个磷铵农作物试验示范点,与美国二铵进行玉米、水稻、大豆、高梁对比试验,取得了优于美国二铵的良好效果。通过试验示范,黄麦岭二铵在农民心中树起了良好的信誉,更具意义的是,打破了“美国二铵”、“外国二铵”一统天下的神话,确立了国产二铵在农民心中的地位。从1999年起,为了适应磷铵产量不断增大的要求,张富荣对销售制度进行了系列改革,确立了磷铵销售的“品牌战略”和“名牌战略”,针对不同销售地域,创立不同销售模式,大力加强产品宣传和促销,开辟了东北、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山西、新疆、内蒙、陕西等地稳固的销售市场。1999年至2007年连续8年,公司磷铵销售都取得产销率和货款回收率两个百分之百的好成绩。
  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他组织出口优质磷铵到尼泊尔、马来西亚、朝鲜、日本等国,为黄麦岭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基础。
  三、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张富荣在企业管理方面十分注重加强成本、质量、安全和环保等各项管理,他运筹帷幄、励精图治,通过狠抓企业内部管理,使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同时企业生产成本得到降低,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近几年来,受煤、电、油、运和原材料价格飞涨等因素影响,化肥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上涨。面对快速上升的成本,一些企业想的是趁机将产品提价。张富荣同志想的则是确保产品质量不下降,确保产品价格严格控制在国家限价以内,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企业内部挖潜,消化各种增长的成本,始终为农民节支增收做贡献,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下降。
  企业基础管理一直是张富荣常抓不懈的工作,也是降低企业成本的基础性工作。近几年,他进一步严格“三纪”(即严明组织纪律、严格工艺纪律、严肃劳动纪律)、“三大管理”(即科学管理、规范管理、严格管理),同时狠抓了“三大规程”的落实,按照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对“三大规程”重新进行了修订,并严格贯彻到生产过程中,严格贯彻到每一个岗位,提高了生产操作水平,细致扎实的基础管理工作为生产的连续、均衡、稳定、优质、高产、低耗、安全、环保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4年,为了获得规模效益,大幅降低企业成本,张富荣号召全体职工充分发扬“艰苦奋斗、难中求进、锲而不舍、务求必胜”的黄麦岭精神,和施工单位并肩苦战,用32天的时间完成了117天的工程量,7月2日取得了硫酸装置点火投料试车的胜利,黄麦岭磷铵年生产能力顺利达到30万吨/年。扩能改造的成功标志着张富荣再次用他的管理能力、实干精神、个人感召力书写了个人事业上的又一辉煌篇章。
  张富荣充分利用先进的选矿技术,建立硫选矿装置,将外购的低品位(37%左右)硫铁矿品位提高到47%,改变硫酸生产的原料结构和生产工艺,提高了硫酸产量,使设计28万吨的硫酸装置生产能力提高到31万吨,全年可降低成本1000多万元。
  通过卓有成效的管理,黄麦岭成为全省企业现场管理样板企业,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磷铵、普钙、复混肥三大主导产品1999、2001年两度获得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黄麦岭磷铵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湖北省名牌产品”,黄麦岭牌商标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
  四、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
  中央和省市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来,张富荣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水平,加强“三废”的综合利用,减少和防止环境污染,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企业发展。
  循环利用水、汽、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公司通过提高循环水利用率和采取回水措施,每年循环利用水量达到9410万吨,既大大降低了水资源消耗,又为企业节约成本近470万元。公司硫酸余热发电机容量9000千瓦,每年可发电近4000万度,可降低成本近1200万元。
  综合利用“三废”,变废为宝,增加效益。公司硫酸生产每年要产生20余万吨硫铁矿废渣,过去每年要花几百万元对废渣进行堆存,以防止流失对环境造成污染。从2000年起,张富荣组织技术人员开展了硫铁矿渣制球团铁矿技术攻关,并取得成功。2004年公司组建了孝感金岭矿业有限公司,建成了全国首套利用硫铁矿废渣生产球团矿的10万吨/年球团铁矿生产装置,不仅创造了良好经济效益,同时还为公司节约了大量的环境治理费,优化了环境。
  公司球团矿项目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扶持重点,已获补贴资金1000万元。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将公司生产的高品位硫铁矿渣全部利用,可生产球团矿20万吨/年,经济效益很好。目前,该项目已委托河北新兴公司完成了初步设计。
  综合回收氟气。公司氟硅酸钠生产装置能对磷酸二铵及磷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氟气进行回收,生产出优等氟硅酸钠产品,历年生产量在4800吨左右,2007年底公司实行技改和改革运行机制,2008年产量近6000吨,既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量,保护了环境,年利润也可达到554万元。
  综合利用磷矿尾矿中的硫。公司的磷矿含硫平均2。5%左右,为了降低成本,减少选磷尾矿中硫造成的污染,公司对选磷后的尾矿进行浮选硫,每年可选硫精矿(折标矿)5万吨,相对目前硫铁矿市价,降低成本约2400万元,尾矿中的硫降低到0。4%以下。
  五、狠抓企业改革,增添企业活力
  一是在企业改革脱困上,张富荣及时把握政策脉搏,抢占先机,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债转股,经过长达8年的不懈的努力,2006年8月,终于争取到国家的债转股优惠政策,公司负债率由203%下降到34。6%,黄麦岭从此轻装上阵,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二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张富荣对公司领导和各二级单位党政第一负责人采用年薪制,实行风险抵押,年终结硬帐,完不成规定的最低目标任务,不退还风险抵押金;对职工全面实行以岗位工资为中心的岗位工资制,优劳优酬,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三是改革干部选拔制度,促进干部成长。近几年张富荣积极推行按公开、公正、公平,考试答辩的方式,招聘选拔干部,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用人才,增强了干部的危机感、责任感、事业心。同时对中高层领导干部实行诫免制,每月由组织部门对干部按工作业绩,进行打分,及时与业绩完成不好的干部进行谈话、沟通,给予他们关心、帮助,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氛围。
  六、实践“三个代表”,建设和谐企业
  作为企业党政一把手,张富荣同志在注重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大政工”格局,为企业创造了稳定的生产经营和生活环境。他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十分重视工会工作,支持工会独立依法全面履行四大职能,保证了工会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加强职工民主管理,重视职代会作用,坚持一年召开两次职代会,坚持企业重大决策提交职代会民主决策。
  张富荣同志严格按照党员先进性要求,以身作则,勤政廉洁,深受职工的爱戴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好评。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

561

主题

3396

帖子

3741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3741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15-7-27 11:25:46
黄麦岭改革风暴掀巨浪 有人拿汽油瓶欲同归于尽

  驻武汉办事处事情少、待遇有保障。机构精简时,有人求情,可否网开一面?

  改革小组不留情面:“从大悟到武汉坐火车只要半小时,要什么汉办?必须撤!”

  驻京办撤销了,驻孝办撤销了……

  改革风暴,在吃惯了大锅饭的黄麦岭,掀起滔天巨浪。

  有老同志抱怨,辛辛苦苦几十年,不如一个小青年。

  有人想不通,拍桌子、踹椅子、堵门,大吵大闹。

  改革小组领导看在眼里,不为所动,耐心做思想工作。

  机关的人少了,机关的名字也变了。

  “人事处”变成了“人力资源部”、“物业管理处”变成了“后勤公司”……

  “国企就是企业,我们不需要政府机关的处长,要的是为一线生产经营服务的服务员。”刘蓓介绍,改革小组将高管工资50%、中层干部工资30%的绩效拿出来,与年底业绩挂钩,激发管理人员服务一线、服务经营的意识。

  阻断跑冒滴漏,国企不能是一头爬满蚂蟥的老黄牛

  ——堵住制度漏洞,为国有资产负责

  晚饭时间,记者走进公司门口的一家酒店,室内空无一人,老板坐在门外抽闷烟。对面,另外两家酒店已关门停业。“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老板一声叹息。“过去公务接待要吃,部门间联络感情要吃,私人添丁进口、孩子考学更要吃。嘴一抹,单一签,万事大吉。”黄麦岭一位中层干部透露,每隔一段时间,这三家餐馆的老板就拿一摞单子来结账,相关负责人大笔一挥,直接公款报销。

  没人查吗?该干部苦笑道:“抬头不见低头见,谁好意思深究?心照不宣了。”

  去年一家二级经营单位,一年接待费150万元。“这是什么概念?平均每天要吃掉4000多元!”看到账单,刘蓓痛心疾首。

  基于此,公司全面对接联投集团相关制度,重点修改财务制度,公务接待必须在食堂。

  漏洞一个个查。

  在清理不经招投标、随意签订的合同时,一名个体老板,拿着汽油瓶,扬言要和公司领导同归于尽。

  原来,黄麦岭以前和这位老板签了合同,废石料由他免费拖走。“废石料也可以卖钱,为什么要签免费合同?”明眼人都能看出问题。

  违规就要清理!公司领导不为所动。

  计划财务部副部长邓建业拿出一张统计表:改革后,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仅招标采购就节约1600万元,生产成本降低1260万元,管理费用降低830万元。“早该这样改了!”59岁的副总经理高传德在黄麦岭干了39年,他坦言,传统国企的通病,黄麦岭统统都有。但黄麦岭老员工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企业血浓于水的感情,让他对改革信心满满。

  打造磷化产业黄埔军校,迈向千亿实体经济板块

  ——只有发展,才能破解改革的难题

  一家包袱沉重的老国企,有价值吗?

  收购黄麦岭前,联投内部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说:“对这样的老国企进行改革,就是把钱丢进无底洞。还不如另起炉灶,重新建一座磷化工企业。”“看中的是黄麦岭的人才优势!”联投集团董事长李红云、总经理刘行念等分析说,黄麦岭是省属国企中唯一做磷化工的企业。我省是磷矿资源大省,在打造磷化工产业中,黄麦岭像一粒种子,可以生根发芽;像一所黄埔军校,可以培养输送专业人才。“改革中,我们没有把人员推向社会,正式员工一个没解聘,只是调换岗位,充实到一线。”联投高层期待,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能化解改革遇到的难题。

  黄麦岭的系列改革,正在显现效果。

  人还是那帮人,设备还是那批设备,今年上半年,黄麦岭公司完成磷铵出口56366吨,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创造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上半年,公司一举扭亏,盈利936万元。

  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联投集团副总经理、黄麦岭公司执行董事刘光辉介绍,下一步,公司将加强技改,积极开拓工业级、食品级和电子级磷酸化工产品,建设氟化工等项目。

  省联投规划打造金融、实体经济等五大千亿板块,磷化工包含其中。集团将延伸产业链,建成国内同行业技术领先、管理一流的现代磷化工产业聚集区、现代生态工业园。“黄麦岭要成为联投新型磷化工的中试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刘蓓说。

  对照这张宏伟蓝图,黄麦岭的重生之路,才刚刚启程。

  黄麦岭能否破茧成蝶,我们拭目以待。

支持 1 反对 0

来自
湖北
精华
0

0

主题

1

帖子

7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7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5-7-27 15: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破茧成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3

主题

1549

帖子

1801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801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 2015-7-27 19:08: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化国企改革势在必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602

主题

7106

帖子

5058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5058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5-7-28 14:22: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两篇帖子放在一起总觉得让人迷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83

主题

1897

帖子

2412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412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5-7-28 20: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同学在那边上班,了解到的情况是,目前是:今年生产的产品价格由于行情变好价格上涨,直接赚钱,二是大幅下调给职工交三金费用半年省了几百万吧(如养老金以前张富荣在时一个月职工扣交350元,现在交200元左右,而单位补充的是大幅减少),三是下岗了一大批中层领导,减少了费用及招待费用,能不赚钱就怪了,现在是有能力有路子的人才不断外流,好多骨干和技术人员因为工资低了,直接走人了,从年前省投接手到现在提出内退和走人的达到300人以上,开始联投说想走的直接批,现在哪个要走,联投已不愿签字了,怕人走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70

主题

476

帖子

637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637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5-7-30 09: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孝感大悟站 发表于 2015-7-27 17:00
省联投应该在空降管理层到黄麦岭同时,增加硬件方面投入,才能实现全面胜利。 ...

这样的改革 若能深入到大悟各机关单位,各医院学校,不愁大悟发展不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