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234|回复: 0

[时事评论] 一个村为何“较劲”一湖莲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789

主题

1819

帖子

2747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747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5-7-29 10: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首席记者 梁坚义)微风吹来,扑鼻的荷花清香迎面而来;微风拂过,翠绿的荷叶如碧波一般轻轻荡漾。
  27日傍晚,大冶保安镇保安口大畈荷田公园,农科村村民尹国顺细心地将自家产的湘莲产品莲蓬、莲子心、荷叶茶等收拾好,准备收摊子。
  这已是黄石·大冶首届荷花节的第三天了。尹国胜家种植了20多亩湘莲,自产的莲蓬、莲子心、荷叶茶等卖得不错。
  其实,在春季,尹国胜还卖过小龙虾、藕带等。他算了一笔账:“过去一亩湘莲收入千把元,现在可以收入3000多元。”
  农科村地处保安湖湖畔,是个移民村。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农科人在荒无人烟的保安口大畈垦出了2500多亩农田。从1996年起,村民们开始试种湘莲。现今,种植面积达到2100亩,年产干莲子20多万公斤。
  村民尹章法说:“那时,村民们还不会做生意,仅仅卖点干莲子,湘莲的莲荷、莲根等烂在田间,甚是可惜!”
  随着外地贩子进村交易干莲子,农科人眼界开阔了,开始学着做起了生意。尹章法等一些村民采摘新鲜莲蓬送到保安街吆喝。这一试,农科人把新鲜的莲蓬卖到了大冶、黄石。
  从此,农科人跳出“一亩三分地”,跟一湖湘莲较起“劲”来。湘莲的根状茎顶端有一个节间嫩芽,人称“藕带”,这些年,鲜嫩的藕带,成为舌尖上的美味。
  在农科村,开发藕带的人叫王回香。王回香今年54岁,种植湘莲80多亩,年收获干莲子6000多公斤,成为全村第一大种植户。
  原来,农科人下田偶尔扯起几根藕带当下饭菜。一次,王回香听镇上的人说,这个藕带可以送到镇上的餐馆酒店去。王回香受到了启发,她送了一蛇皮袋藕带到镇上去卖,很快被抢购一空。
  “王回香卖藕带”,很快引来其他村民效仿。如今,农科人开发的藕带销往黄石、武汉等地,成为湘莲种植户又一个增收渠道。
  2010年市场上“小龙虾”卖得热火朝天。而保安口大畈农田自繁的小龙虾还没有当回事。此时,村民李树生开始学着“放笼”装小龙虾。春季湘莲还刚吐嫩芽,头天把笼子放到田间里,次日早上收小龙虾。然后,将捕获的小龙虾送到集市上去叫卖。
  农科人跟着李树生学,家家户户“放笼”装小龙虾,并将小龙虾卖到了黄石、武汉。李树生风趣地说:“小龙虾是‘捡’来的收入,因为是天然繁殖,不需要投入。”接着,农科人又开发出荷叶茶等。
  令村里人纠结的是,湖畈上盛开的荷花引来不少人观赏,但看不到效益。今年该村开始筹建黄石·大冶首届荷花节,建起了荷田公园,搭建起了农业附属产品的直销平台。
  坐在家门口卖农副产品,农科人种植湘莲,加上莲蓬、藕带、小龙虾、荷叶茶、农家乐等收入,亩产增收2000多元。
  农科村党支部书记王能干说:“一湖湘莲变成三湖湘莲,农产品开发有利可图。”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时下,农科“荷塘月色”之景,如同打开了一幅巨幅山水画,多姿多彩、斑斓绚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