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彭云南手捧着“湖北好人”和“湖北乡村好青年”红彤彤的证书,笑了,哭了……这是心酸无奈的泪,更是幸福喜人的泪。
七年了,从患重症走到现在,多少次能与死神擦肩而过,全靠社会各界好心人帮助、鼓励和支持…….同时,彭云南也用生命的奇迹、顽强的毅力以及励志的青春,激励着身边的好心人,回报社会的温暖。
彭云南,一个荆门市掇刀区麻城镇麻城村的普通农家子弟。2005年,19岁的他以优异成绩考取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11月被武汉广州军区总医院确诊为尿毒症,那年他才21岁,知道这个结果,他感到天塌下来了,几次想放弃自己的生命,都被家人和护士及时发现制止。尿毒症,一个不敢想象的绝症,对于一个贫困的农家子弟来说,几乎等于是生命的绝望。但是,亲人没放弃他,师生没放弃他,媒体没放弃他,家乡没放弃他,社会没放弃他……演绎了一幕幕动人的画面,弹奏了一段段精彩的乐章,让这个生命得以延续,让他的青春绽放绚丽的光彩。让我们与彭云南一起来见证这个社会,见证我们身边的好人。
“我们和你在一起”
彭云南患病之初,华农大师生心情悲痛,焦急万分。一周内为他捐款6万多元,24小时轮流监护着他。华农大领导为他奔走,为他呼号,武汉媒体加入到帮助彭云南的队伍,汇集了社会更多的力量,各方捐款源源不断。经过医生精心治疗,彭云南的病情得到缓解。当年12月,彭云南的父母带着他回家乡荆门市第一医院继续治疗。在这里,我结识了病友彭云南,从此我们走上相互鼓励,共同支持与病魔做斗争的奋斗之路。
2008年的“五四”青年节,彭云南的母校华农大自强社,为他发起了以“爱与坚强”为主题的武汉各大高校联合义卖活动,我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在华农大的首站式,武汉一些高校相继加入,多家媒体相继报道。2008年初雪灾期间赶印出的我的散文集《浮世花》成为义卖的主要物品。书的封面是:一个女孩,仰望着远方的一片小树林。
不仅仅是华农大没放弃彭云南,家乡荆门为彭云南雪中送炭。政府各级领导先后到医院看望他,并送去慰问金。2008年夏天,彭云南的高中母校——荆门市东宝中学,利用晚自习前吃饭的半小时,在操场上为彭云南进行义卖筹款。
2009年初,病情稍微稳定,彭云南便萌发了创业的想法,在荆门各级领导关怀下,村里无偿租给他30亩鱼塘。他利用所学的知识,开始了一体化养殖,当年有所收获。出栏了2000只鸭、300只土鸡,销售了万余尾鱼。
2012年正处于创业高峰的彭云南病情加重, 12月初,彭云南的亲人被医生宣告“准备后事”。5天后的周末,一场名为“拯救贫困患病学子,托起祖国明天太阳”的大型义卖活动在市委宣传部的关爱和支持下举行,荆门本土知名作家杨秀青近10人现场签名义卖作品,而这次募捐所得再次把彭云南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这次义卖活动的整体策划出自荆门市高新区国税局,这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年轻队伍及时援手给了彭云南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力量。
“我们带你回家”
2014年夏季,彭云南家乡荆门遭遇了五十年一遇的大旱。彭云南做出了大义之举:抽干自己的鱼塘,贱卖掉池里的鱼,放水灌溉农田。这样保住了乡亲们的口粮,但彭云南家的收成近乎为零。彭云南母亲抱着被干死的冬瓜,欲哭无泪。
几天之后,病情恶化的彭云南住进了武汉同济医院。复查后的我赶到他病床前,彭云南眼巴巴地望着我,“我还能回去吗?”在荆门,彭云南的父亲正顶着炎炎烈日劳作在田间陇上,乡亲邻里来耕种了,荆门文明办组织义工帮彭家插秧了。彭云南的事感动了省城记者,2014年8月21日《楚天都市报》头版“小伙放干救命水,义助乡亲抗旱魔”加粗标题赫然纸上,彭云南母亲扶着他的彩照在标题之上。全国及海外媒体纷纷转载报道,来自全国各地的善款不断打入彭云南账号。荆门政府专程组队到武汉同济医院看望他,当我再次见到彭云南时,他的病情又得以稳定,他微笑着对我说,“我可以回家了!”
我们的生命之树
2015年3月,在荆门掇刀医院透析的彭云南纠结他家几千株树苗,母亲打电话告诉他,实在没有力气种树了。但彭云南却倔强认为,那些树苗象征着自己生命,只要树苗在,他就能看到明天。清明节后的周末,荆楚热血志愿服务队一行23人来到彭家种下了2000多棵树苗。
2015年的青年节,荆门高新区国税局的志愿者们带着当天的捐款3600多元钱和午餐,去医院陪彭云南过节;而当天,我因病入住了彭云南2014年住过的同济医院。虽然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终点,但所遇好人们利他悦己的善良,却让我们加深了对生活的热爱。 记得2008夏在荆门东宝中学进行义卖时,学生的话让我一想起就泪流满面,“老师,我能不能只买一本书互相传着看,把其他的钱给您。您的书留下再卖给别人,彭云南就多一份救命钱!”多好的孩子啊!
他们都是无名的好人,是善良的恩人,是低调的智者。是他们搀扶着彭云南和我一路挺过来,是他们让我看见了自己作品《浮世花》上的那片希望之树,生命之树。
让我们一起感恩我的青春,见证我的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