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摇滚不老青春常在——读《城墙玛奇朵 爱情肉夹馍》
现代印象
很多年前,张楚和蒋涛约定,在练习本上,写一个小说。他们各自写一段,然后完成这部小说。很多年后,张楚已经忘记了,这个约定,但蒋涛完成了这部小说。这或者是跨越时间的写作,记载了纯真的友情,以及关于摇滚,关于青春,关于爱情的所有岁月和日子。
很多年前,海子摸着张楚的头说,你会出名的,那时,张楚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生。
孟京辉、张楚、伊沙作序,崔健、何勇、许巍、孔二狗推荐,这些文坛、诗坛的叱咤风云的人物的笔端都指向一个人,蒋涛。
蒋涛和他的文字,如同摇滚的黄金时代一样,带着思考,带着叛逆,充满了实验和思考。我还记得当年我在武汉珞珈山,听魔岩三杰,听中国火的时候。还记得我们迷恋崔健、张楚、何勇以及那些地下乐队的日子。那些时候,有音乐,有摇滚,有声嘶力竭的怒吼,有诗歌,有白酒啤酒,虽然没有妹子,爱情苍白,但毫无疑问,我们曾经充实无比,充满了理想和浪漫。
今天这本书所有的时间都指向过去,指向那些大腕曾经籍籍无名和普通的青春岁月,和我们当年一样,他们的往事,他们的碎片,他们的片段都在蒋涛回忆的河流里浮现,并且被打捞。那是一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八十年代,一个充满浪漫和欲望的九十年代,其实和今天一样,所有的时代都是青年人的,当时青年的蒋涛写下的青年文字,在将近20年、30年发表,看上去,还是那么先锋和年轻,丝毫不落伍于时代,或者是因为,青春不老,摇滚常在。
即便窦唯天皇巨星般的光华隐没在北京地铁之上,颓唐的中年尚能饭否?但这无碍我KTV里必点《无是无非》、《Don't Break My Heart》、《灰姑娘》、《海阔天空》、《光辉岁月》,也不妨碍我激情四射,嗨过了时候,来曲《新长征路上摇滚》、《花房姑娘》。还有我无数次沉吟的张楚诗意的光芒中的《姐姐》、《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还有那曲经典的《爱情》,在某种意义上,张楚的潜伏的诗意和悠长深邃的忧郁影响了我的写作,是我的一位精神导师。摇滚音乐人们某种意义上,更是纯粹的诗意,在我心目中,和青春岁月里,他们和海子、顾城、北岛、欧阳江河、西川、里尔克、艾略特、叶芝、聂鲁达一样不可获缺。
而书中这些关于80年代、90年代的那时岁月,那些大腕少年青衫时分的言行、轶事历历在目,历历在蒋涛笔下。让我们重燃激情,重温梦想。
当年的鲍家街乐队的摇滚青年汪峰,终于求婚章子怡成功上了头条,当年唱出亚洲最高音的崔健,早已是江湖传说。而张楚、窦唯、何勇这些巨星,已返璞归真,隐没于时代的波涛之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他们不在江湖,但江湖上却有他们的传说。这就是一本关于他们传说的文字,写在那个时代,作者是和他们一起的朋友、兄弟。
王勇曾经写过一首纪念唐朝乐队张炬的歌《招魂》,我许多年前为此歌的艺术表达,以及新世纪、多元化的表达所折服,应该说这种音乐至今影响我的写作和艺术观。甚至许多年后,我站在雍和宫里,回想那首歌的和声,附近是诺基亚大楼、光线传媒我和曾兼职的美国外企手机无线网站。是的,那时我在护城河下,皇城根下,在雍和宫里,我想到的,是关于宗教,关于北京,关于历史,关于摇滚。
如同我奇妙地打开这本书,找到了我无数曾经的偶像,他们的音乐,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文字。还有伊沙、孟京辉这些文艺界的探索者、实验者和高人们。我想这是一本纪念碑的图书,他记载的是艺术的往昔,以及那些艺术大师们的曾经日子,足以温暖我们行走在艺术和文学的路上。
当我们把所有遗失的往事一一捡起,那么请让我们一起去唱那些老歌,“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你坐在我对面,看起来很端庄,我觉得你很有思想。”
(1447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