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ygodish 于 2015-8-2 22:24 编辑
这些年来,武汉作为鄂东地区,甚至是湖北的大哥大、领头羊,确实在努力前进,尤其是这几年,发展势头喜人。对于武汉的这近十几年的发展,可以这么概括:敢想,有很多规划,比如建设东方芝加哥等等,确实有很远大的梦想;有所为,尤其是这几年,整座城市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还是发展不错的,至少是逐渐恢复了这座城市曾经的荣耀,重拾了城市的信心。但是,实干方面还是有所欠缺,还是需要仔细思考和落实。 当然,大家也是有实干,我们不就这些细节进行讨论,就直接谈下实干方面还有哪些不足和需要加把油的。 首先,大的发展战略正确,但要具体和细节化。在武汉城市圈的发展规划中,谈到了建设以武汉为中心的沿江城市群,谈到了以京广为骨干的城市发展带,也谈大了以京九为依托的经济扶贫带。但是,如果没有仔细协调各地市之间的利益关系,没有省政府的细致落实,这些规划不仅很难执行,即使执行起来也是难达到预期目标。比如京九扶贫带,其行政管辖权在黄冈市,但是,就黄冈市本身来说,黄州市的辐射能力有限,要黄州市带动整个黄冈市的发展,是小马拖大车,勉为其难。但是,如果在规划中,根据黄冈市的特点,结合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政治优势,将黄冈市北部划归为武汉援助地区、黄冈中部划归鄂州援助地区和黄冈东部(南部)划归黄石援助地区,这样不仅在实施上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实现京九沿线革命老区的发展,也有利于为鄂东地区的发展落下具有战略性的一步棋,为实施援助的三市提供一个建设经济腹地的机会。此类问题在武汉城市圈的规划有许多,省政府因更加仔细的考虑这些问题。 其次,武汉城市圈的发展,要有大的全局观。大家都知道在湖北有个大武汉,然后这座城市不大受省政府管。实际上,这种政令不一的情况,对于武汉和湖北省都没有赢家。也许省政府会在一些方面做出妥协,但是,若武汉没有从思想上想通,这种桀骜不驯的性格还是一颗定时炸弹。武汉通常喜欢和上海比,不过,现在要比比自己的不足,要学习上海的一些长处。武汉若能结合自身的特点,谋发展,做大蛋糕,而不要成为井底之蛙,天天盯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田,那就大有前途。上海有什么值得学习的?虽然国家给的那些政策是没法学到的,但是,上海市的城市发展思路却是值得武汉学习。比如,在长三角的规划中,上海就主动当起经济发展龙头的作用,发挥自身区位和人才的优势,带动江浙腹地,成为中国经济重镇。武汉能不能这么做?当然也能!如果武汉能够和省政府协调好,积极和黄石、鄂州、孝感、咸宁、黄冈等城市协调发展,把这些城市发展成为自己的经济腹地,武汉那时才是真正的大武汉,大哥大! 最后,武汉要发挥自身的优势,把经济触角延伸到自己的经济腹地。曾经的大武汉,不是指武汉本身大,而是指武汉这座城市所代表的思想先进性、经济的强大和的背后的经济腹地广大,这些腹地不仅包括省内的周边城市,那时甚至还包括周边省份。当然,武汉现在是不可能辐射到这些地方,但是,对周边城市的影响却是可行和必然的。湖北省政府要在这方面做好工作,协调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和分工问题。比如,长江黄金航线,完全可以成立一个统一的航运集团,统一协调发展。在此事上不要紧盯着自己的那点小九九,如果把蛋糕做大了,就不存在相互之间的恶行竞争问题,相反,通过武汉航运集团的经济、人才和管理方面的优势,会极大提升周边城市航运公司的发展,同时,合并后的航运集团体量增大,必然带来发言权份额的增大,也有利于从国家争取一些支持。一些人常常说武汉没有国家的政策支持,心理不平衡,但是,反问一句,国家为什么一定要支持你武汉?武汉有什么值得支持的地方?但是,如果武汉代表的是武汉城市圈,甚至是中部地区的发展,再出去说话,分量自然不一样。 武汉之大,在于思想、在于度量、在于人、在于时势,能称之为大武汉的,绝不应该仅仅是对武汉这座城市本身的褒奖,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武汉一定有更大的发展。希望十年后,武汉也可以称之为大武汉,在鄂东地区,武汉、鄂州、黄州和黄石都能连成一片,相信到那时,大家说起大武汉,理直气壮。其实,武汉在工业布局时,适当协调下,会对周边城市有很大的帮助。比如一家大企业到武汉,可能也就是锦上添花,但是,如果布置到鄂州或黄石,那个经济带动作用不可同日而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