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依沙凝 于 2015-8-3 15:02 编辑
又到了天热的时候,屋外有知了的鸣叫,却不敢再像小时候那样,举跟顶上绑有塑料帽袋竹竿出门捕蝉了。家乡汉江边的柳林是否还在?那些往事如今已经散落在天涯,荡过的秋千却早已刻在记忆的硬盘上。
头伏饺子二伏面,即使吃面,最好吃那种热汤面,伏天里如果进食了太多的寒湿之物,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已经很久不吃冰棒之类的东西,瓜果也不敢多吃。去美容院,美女师傅建议多做身体的项目;去医院,医生建议冬病夏治,推荐三伏贴。因为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健康,才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给忽悠了。突然发现,现在的人都是给自己缠住了,如蚕一般地作茧自缚,困在其中还沾沾自喜。
二伏天,不敢轻易去别人家,也不希望被不速之客造访。为了凉快,衣服尽量少穿,如果突然来个外人,还得紧张地关在卫生间穿戴整齐。人到中年,特别渴望慢生活,希望能随性松懒一些。二伏天,以热为借口躲在家里看闲书也是种幸福。只可惜即使是周末,能自由支配的时间也不是很多,家庭的卫生、衣物的晒洗,总会占用去女主人的部分时间。午休后挤出点时间,被又朋友告知他编剧的两部电视剧即将开播,看在平日骗吃骗喝的份上也不能不捧场。
总算能静下心来做自己喜欢的事了。重品刘宾雁的《人妖之间》,这部报告文学揭露中共建国以来 地方官员最大贪污案,在民间引起更大反响。刘宾雁在国内被誉为“社会的良心”,在海外是中国最值得尊敬的人。国际社会的评价:他没有权力,却对社会具有深刻的影响。一部作品能流传于世,能被后人用心珍藏,肯定是有它的理由和原因的。从小到大,我看过的书不少,有段时间我甚至拒绝看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但《人妖之间》在我小学时看过之后,多次再被我温故而知新,像植根于我内心的绿化树,常绿常青,永不凋零。在这个炎热的二伏天,也为我送来阵阵的清凉,驱赶酷暑。
能去暑纳凉的还有蜂蜜水,每次饭前喝一小杯,不腻且爽。边听歌边赶稿,洋洋洒洒中已有好几千字,一看时间悄然过去了近两小时。赶紧起来锻炼,甩甩胳膊,扭扭屁股,即使是二伏天,也要让身体多流汗,如果不及时排汗,害处是很多的。朋友电话进来问我在干什么,音乐节拍中我大声回答,跟着韩国美女郑多燕跳“瘦腹减肚子操”,结果被电话那头奚落成会享受生活的小女人。
享受生活是一种乐趣,人生不长,何必把在搞得苦大仇深的。二伏天里小女人总要想个办法让自己过得快活点。到了这个年纪,已经不适合去舞厅跳舞,去歌厅狂叫,在家练练书法、听听钢琴曲,看看书也觉挺好。只可惜一闭上眼,父母的“九斤老太”脸又晃在眼前,“不求进步!看你怎么办?”我倒没有那么多的杞人忧天,进步有进步的代价,自我有自我的收获。何况我从就不承认自己不上进,进步和上进在新华字典里应该是不同的含义。进步不是个人能决定的,但上进完全是一种主观意念。
还是怀念小时候的二伏天,不怕晒,不怕黑,捉知了,吃蝉身,喝生鸡蛋,没有 “一代不如一代”的唠叨。一群小伙伴,在亮晃晃的太阳下跑,在绿油油的河堤上耍。童年秋千上的知了哪去了?故乡一起过二伏的发小现又在何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