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贵宾
   
- 积分
- 8146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
保护较好的革命遗址 已成为红色旅游景点
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金公祠,古老的革命旧址、高耸的英雄纪念碑、新建的博物馆让人肃然起敬。
中共大冶中心县委旧址、南山头革命纪念馆、南山碑林、将军铜像广场……在这里都成了红色革命景点。
其中,南山头革命纪念馆不仅是黄石地区红色旅游示范基地,还是黄石、大冶市两市国防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据纪念馆馆长饶崇柳介绍,与往年同期相比,今年武汉、黄石、鄂州、阳新等地来的红色旅游的团队明显增加,陆续接待周边省市参观、旅游团队100多个近万人。
“每年的‘七一’期间,前来进行党性教育和红色旅游的人流呈现猛增趋势。”饶崇柳说,这在以往都是不敢想象的。
而在一山之隔的刘仁八镇,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三军团纪念馆也吸引了不少市民。
除了自驾游的市民外,每年七八月份,许多单位组织党员干部来到这里参观纪念馆陈列的实物与图片,听讲解员述说革命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随着旅游经济的兴起,红三军团成了该镇红色旅游主线。前不久,红三军团旅游景区获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1793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076万元,地方投资717万元。
大冶兵暴旧址正在翻修 新四军纪念馆维修近期完工
在城区和灵乡谈桥社区,记者看到大冶兵暴旧址和鄂皖湘赣旧址纪念馆都进行了修缮,有些工程和细节还待继续完善。
沿着外国语学校左侧往里走,茂密的杂草丛中,隐隐看见一栋碧瓦白墙、红色走廊,具有鲜明的中国宫殿式砖木结构的新房子。
这就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冶兵暴旧址,从房屋走廊往深处伸延,虽然被四处的杂草遮挡住了视线,但记者观察到,大冶兵暴旧址所在的这四栋房子都已经装修了。
门上的铁锁锈迹斑驳,圆拱形的窗户咧着嘴露出了缺口,后续翻修工程也因为搬迁问题而搁置。
在鄂皖湘赣旧址纪念馆,村民柯美淑向记者介绍,在她小的时候,这里居住的都是残障人士,一直以来是他们聚集在一起工作谋生的场所。
2002年经湖北省政府批准,在此成立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010年由灵乡政府监管,2012年经大冶市编制委员会批准,正式设立为新四军纪念馆。
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这里被政府重视并保护起来。据纪念馆馆长明鹏介绍,今年6月下旬对馆内进行了大致维修,目前正在对纪念馆整体的场景布置,预计将于8月完工。
不过,记者推开纪念馆古色浓郁的大门,走进屋内,一股沉重的潮湿味道扑鼻而来,房间的门牌上布上了些蜘蛛网。
红八军旧址保护不足 红十二军旧址部分坍塌
来到另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八军建军旧址,租住在祠堂旁小卖铺的刘奶奶带我们走进旧址内部,记者看到这里的结构基本改变了,混泥土代替了当年的木制结构。
拥有古典气息的雕花和建筑,都被涂上了艳丽的油漆,不复当初的典雅。众多空旷的房间,再也没有当初的人气,成了一些杂草和蜘蛛网的聚集地。
据殷祖镇洪口村支部书记冯庭治介绍,2009年,村民自筹40余万元资金,对这里进行扩建整修,旧址整体上保存完好,但祖堂右侧的后堂里因为没有修缮而显得有些破败,有些墙体长青苔、杂草。
来到南山村毛宕湾的红十二军旧址,祖堂大门左边的墙壁上嵌入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右侧墙壁的铜质牌子上写着“2014年7日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祖堂里面,因雨水冲刷,记者看到两侧的一些墙体长满绿色青苔,有些墙体上留有泥巴水干后的痕迹。最里面一层祖堂里,一根大梁已经断裂,由两侧墙体固定着,才没有掉下来。
而祠堂右侧的房子已经坍塌,横梁等木条摊落一地,里面杂草丛生。据该村支部书记饶惠开介绍,垮的房子是当时红十二军军长谢振亚的故居。
“许多参观完革命纪念馆的游客慕名而来,看着这里的情况后都觉得非常遗憾。”饶惠开非常痛心地说,位于同一位置的两个文物单位遭遇完全不同,但没有维修经费他们也是有心无力。
新屋村革命遗址残存无几
遗留的文物消失殆尽
如果不是那块青石碑,我们也许还不知道这里就是我们要寻访的文物保护单位。
在村民的指引下,我们看到新屋村村委会大门左侧的石碑上刻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字样,院内一块书碑上,介绍着大冶县工农革命委员会和大冶县第一届苏维埃政府的历史。
环顾四周,除了一块嵌入大门左侧的石碑和院内的书碑外,再也找不到任何有关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的遗迹。
据村民介绍,战争使很多历史建筑化为灰烬,而新建房子时也拆除了很多旧建筑,后来村子还把这里作为村委会办公。
“房屋都是后来新建的,现在这里已经找不到以前的痕迹。”新屋村村支书罗高明说,现在村里对旧址了解最多的人就是罗高干。
74岁的罗高干介绍,那时候还小,没有具体经历过那段时期,只是见过旧址,对当时里面的环境印象也不是特别深,对旧址的了解,都是听老一辈人说的。
现在关于这段历史,只能从史料中找寻一些蛛丝马迹,想要看到些遗存下来的东西,已经成为奢望,就连新屋村本村的人知道旧址的也不多。
据记载,1930年成立的大冶县苏维埃政府,因为政权不稳定,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堵下,领导人出逃。1939年临时政府被国民党收缴,大多数的文物也因此遭到了破坏。
1953年,这里的旧址变成中小学,学校搬走后便成为了新屋村政府办公场所,遗留下来的文物也都消失殆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