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7
上尉
  
- 积分
- 585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血铸的忠诚(三) 瞿景航
记得毛泽东主席说过:“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授衔时。”1955年父亲被授予准尉军衔,时年25岁,可谓前途无量。然而,命运这个东西你不得不信,天被甲子管死了,人被“八字”管死了。父亲于1956年光荣转业,直接被安排到罗田骆驼坳小学教书,当时骆驼坳没有中学,骆小也算是骆驼坳区最好的小学了。
当年,和父亲同时转业的顶头上司某营长认为解放军和党组织不信任他,最终选择自杀。可是父亲没有,父亲坚强的挺了过来,继续坚定自己的信仰,选择对党,对人民的忠诚。任教41年来,在骆驼坳,白莲等学校教书育人,他从未伸手向组织要名利,而是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给了贫困学生,1972年在白莲黄家山包半日班,便是最好的例证。这个半日班主要是为了扶持贫困学生,父亲将自己每月微薄的工资都贴补进去,投入了巨大心血和精力,也由此受到了全省教育系统的大力关注和重视。
父亲一生桃李满天下,他对工作的热情远远超越了照顾家庭。对学生的好也是发自肺腑的,远远胜过对我和妹妹,他甚至可以弃家不顾,和我母亲离婚。……作为儿子,我曾经很不理解,不懂父亲对教育事业的信仰,不懂这种常人难以想象的执拗。但他就是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在教师的岗位上辛勤耕耘着。
父亲性格倔强,不懂人脉关系,总是埋头于教学,不问世外事。他对学生总是真心相待,而作为他得意门生的两位罗田教育局副局长,与父亲相距咫尺,却从未拜访过他,父亲对此有些伤心,却也处之淡然。幸而,总有一些学生记得父亲,牵挂父亲。一些省城的和北京的学生来看望父亲,他得到了莫大的安慰。父亲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党的忠诚,现在的一些贪官是无法望其项背的。
1982年10月瞿姓一大队退休干部到我家找父亲忏悔,说出了一个令父亲震惊的秘密。1955年下半年解放军志愿军司令部派一个营教导员来调查政审父亲,当时我们家属于浠水县关口区白鹤林乡,这个大队干部就是当时的乡秘书。白鹤林乡给父亲作的结论是,该人不能提干,他是地主培养读书的,这就是读私塾带来的恶果。
父亲人前不说,唯独总对我纠结,说这是陷害。我开玩笑问:“毛主席,周总理读书,不也是地主培养的吗?”他一下子震怒了,对我吼起来:“你是什么东西,不准说伟人,更不能看不起我们的党,没有党就没有这个国家。你更要拥护改革开放,是改革开放让我们富起来了。……”我对此无语,也无法改变父亲的想法。他的要求那么少,他的感激那么多。他受了那么多艰难困苦,到如今月薪仍然只一千多块,租的房子是危厂房,却仍然对生活如此感恩。每每我反问他,父亲只一句话就让我哑口无言:“和我的战友相比,至少我还活着。”
是啊,至少他还活着,也许大家不能够理解他的想法,他的信仰,可是,就是千千万万的英烈们带着这样的信仰,成就了血铸的忠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