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禅宗文化旅游等消费性服务业,积极发展商贸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壮大创意设计等新兴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到2015年,全县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37%。
第十二节 城镇化建设按照“中心(县城)辐射、两翼(小池镇、五祖镇)带动、重点(孔垅镇、濯港镇、分路镇、蔡山镇、大河镇、下新镇)发展、梯度(县城、副中心、重点镇、一般乡镇)推进”的城镇发展思路。到2015年,全县城镇规划建成区面积8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50%。高昂城区龙头,把县城规划建设成为50平方公里、30万人的功能完善、产业发达、文化繁荣、人居优美的鄂东宜居宜业中等城市;起飞小池、五祖两翼,将小池规划建设成为30平方公里、10万人的滨江新城;将五祖规划建设成为10平方公里、6万人的省级旅游名镇。孔垅、濯港、分路、蔡山、大河、下新等重点乡镇新增建成区面积不低于1平方公里
公路 加快沿江一级公路建设,完成105国道绕城改建工程;加快县城至大源湖湿地保护区公路和环湖生态路网建设;完善北部山区旅游公路循环路网;完成新蔡、黄青、大四公路水泥路面改造;新建桥梁3座,改造危桥10座。加强省际出口及断头路、县乡公路网络建设和升级改造,形成“二纵四横三循环”综合运输通道。新建黄梅县城一级汽车客运站,独山、下新、柳林、挪步园、刘佐五级客运站。
“二纵四横三循环”综合运输通道
二纵: 大别山旅游公路;九江长江大桥连接线; 四横: 沿江一级公路; G105绕城公路; 沿湖公路;黄小高速至小池火车站公路; 三循环: 完善北部山区旅游循环路网,重点硬化大别山红色旅游示范区公路、改造五柳公路; 完善城区二环线建设,全面硬化南二环、北二环; 启动三环线建设,实现城区与园区、大胜工业园与关山工业园的对接,并辐射到周边乡镇;
新型工业 到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0家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7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建设高新节能机电产品、新型建材、肝素类生化药物等生产基地3个;创建全国知名品牌1个,省级知名品牌10个;培植亿元企业20家以上,过10亿元企业1家,税收过1000万元企业5家,上市企业1家,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强度较“十一五”末期降低3.1%以上
文化产业 一是发展重点文化产业。黄梅戏文化产业要以黄梅戏大剧院为基地,依托黄梅戏剧院,组建黄梅戏传播有限公司,适时加入省演出院线,筹备建立黄梅戏发展基金会,广泛开展黄梅戏演出、交流活动;黄梅挑花产业要做大做强“黄梅挑花工艺有限公司”,力争使其成为我县第一家上市文化公司,并兴建黄梅挑花传习馆,建设黄梅挑花一条街;二是建设重点文化设施。围绕邢绣娘影视基地,建设邢绣娘旅游度假村,完善文化娱乐和旅游配套设施,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园。建设三个文化街区,以黄梅县博物馆为中心,依托佛母塔公园、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黄梅戏会馆、挑花展览馆、历史文化长廊和文化新闻出版大楼建设为重点,兴建民俗特色文化街区;以五祖寺现有古建筑和文物景点为依托,以禅宗文化馆、武术馆、仿徽派购物一条街、禅宗文化主体广场建设为重点,兴建禅宗文化街区;以小池码头、小池临港产业园、中部商贸物流园等项目建设为重点,兴建现代文化街区。三是扩大文化消费。加强原创性作品的创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打造一批具有中国气派、黄梅特色的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扩大黄梅影响力。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开发与文化结合的教育培训、健身、旅游、休闲等服务性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城市文化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