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中尉
 
- 积分
- 2747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
1942年5月初,日军开始进攻浙赣线。为牵制日军的新进攻,新四军五师根据军部指示,命令十四旅立即挺进鄂南,开展鄂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解放鄂南人民,创立以大幕山为中心的鄂南游击根据地,实现自南线战略包围盘踞武汉之敌。
受命发展鄂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十四旅,分析了鄂南情况,确定第一阶段以1个团以上的兵力,分东西两路南渡长江,首先占领大幕山外围地区。
在地方党协助下,挺近鄂南的渡江准备工作很快完成。由四十一团政治委员罗通,鄂南中心县委书记李平,率四十一团团直、二营和鄂南地方武装共400余人,组成了西路部队,由十四旅旅长吴林焕、副旅长熊作芳率领旅直和四十二团第一、三营共千余人,组成了东路部队。
东路部队于5月14日夜间,从蕲州和田家镇之间的银山垅过江,在阳新的沙村、王树一带强行登岸,当即占领阳新之筠山。15日晨,在阳新太子庙击溃前来阻击的国民党二十一支队程金门部,控制了大王殿、太子庙一带地区。18日,大冶、阳新日军400余人,向太子庙进犯。四十二团投入5个连的兵力,与敌激战4小时,毙伤敌伪30余人,敌人狼狈撤退。太子庙战斗的胜利,使人民欢欣鼓舞,纷纷自动劳军、参军。不久,建立了阳(新)大(冶)工委,成立了阳大支队,并在长乐园召开群众大会、绅士座谈会,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组成了阳大政务委员会。阳大敌后抗日秩序逐渐建立,群众工作逐渐展开。
东路部队在大冶湖畔立住脚跟之后,迅速越过阳(新)大(冶)公路向西发展。5月下旬,控制了大冶龙角山,部队即以龙角山为中心开展群众工作。6月初,少数部队继续西进联系西路军。此时,国民党第五游击纵队八支队田维中部竟以3个大队1600余人向龙角山进攻。四十二团4个连,凭高据险,沉着进行自卫还击。西进部队闻讯赶回,配合内线部队将其击退。
7月27日,华中局指示五师以大力发展鄂南。五师师部为了进一步打开鄂南局面,展开第二阶段的军事行动,逐步加派特务团,于8月1日从黄冈与下巴河之间的长圻寮过江,配合四十一、四十二团作战。8月2日,在大冶刘仁八将倾巢来犯的国民党湘鄂赣第五纵队的3个支队全部击溃。
在第三次反共高潮开始后,国民党顽固派派遣军统特务武装别动军盛瑜部,到阳新、大冶、鄂城等沿江一线,以马钦武为别动队第一攻击司令,率部占领原由新四军控制的谈家桥为据点,实行“驻剿”,妄图摧毁坚持鄂南敌后的抗日力量。鄂南中心县委于1943年4月召开了扩大会议,认真分析了鄂南斗争的形势与特点,布置坚持鄂南抗日阵地的各项工作。会议根据区党委指示,决定将鄂南抗日根据地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沿江湖区,以紧密配合转战大江南北的主力部队作战。从6月11日起,十四旅四十和四十一团,以黄冈为依托,多次跨越长江,先后在鄂城麦家岭、樊湖大海李和鄂城上下倪村3次反击马钦武部,海战皆歼其一部;还反击了谈家桥的顽别动军廖义华部,一举歼其司令部,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苦心策划的“驻剿”计划,保卫了鄂南抗日游击根据地。
(根据《新四军五师十四旅战斗在鄂南》一文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