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楚居》之“疆郢”考 刘 甫 《楚居》中的“某郢”多达十四处,而首次出现的便是楚武王之“疆郢”。“疆郢”位于何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高崇文先生认为,“‘宵’根据里耶秦简所记,应在湖北荆门以北、宜城之南地域。文王之子庄敖由免(大)郢迁居的‘鄀郢’也应在这一地区。那么,宵敖居‘宵’和庄敖居‘鄀郢’之间的武王文王数迁之诸郢也应在这一地区”。① 《楚居》云“若敖熊义徙居鄀,至焚冒熊帅自鄀徙居焚,至宵敖熊鹿自焚徙居宵,至武王熊达自宵徙居大,焉始称王,祭祀致福。”由此段文字可知,楚人沿故沮漳水(今蛮河)跨出荆山(乔多),在汉水中游建立的第一个据点便是“鄀”。关于“鄀”地,实非今商密及淅川的下鄀和上鄀,而在位于江汉的昭王所迁之“鄀”,即今湖北钟祥市胡集镇东的罗山村一带,辖境包括至西南三十三里的乐乡关一带。“西周早期的鄀国与西周晚期鄀敖所居之鄀、春秋初期庄敖所徙之鄀郢相关,三者所指为同一地,也即公元前506年楚昭王所迁之鄀。西周中期,熊渠开始以武力征服江汉小国,鄀国近楚,可能最先遭到攻伐,鄀被楚占领,鄀土成了鄀敖的居地,鄀国只好迁徙它处”,②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博士研究生胡刚结合武汉大学教授徐少华先生的观点⑧作出了如上结论。 接下来讨论一下“焚”之地望。当鄀敖之时,楚人既无力攻打汉东诸国,也无力北伐,而向南扩张便为其发展趋势。从鄀至宵的迁徙路线来看应为由北至南,那么笔者推蚡冒之“焚”就只能位于鄀、宵之间了,即大致位于今钟祥乐乡关至荆门石桥驿之间这一带。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程少轩先生在其文《谈谈“楚居”所见古地名“宵”及相关问题》中认为,“焚在‘那处’(即今钟祥磷矿镇一带,笔者注)。该地在鄀之南,离鄀不远,据《楚居》所述,楚自熊延至熊咢皆居乔多,若敖先居乔多,随后徙居鄀,开始向沮漳以东的汉水西岸地区推进。‘那处’当是灭于若敖之年。若敖之后,蚡冒继续向南发展,此时南迁至刚攻灭不久的‘那处’附近,以图楚人势力早日到达长江,是非常合理的,蚡冒所迁之焚,当在‘那处’一带”。③ 至于“宵”,里耶秦简中有关于“宵”的记载。简曰“鄢到销百八十四里,销到江陵二百四十六里”。④据考,这个在西汉成为销县之销很可能就是西周末的宵敖所居之“宵”。程少轩先生上文中曾言,“岳麓秦简的公布,使得秦汉简牍中“销”地地望的问题终于得以解决。岳麓秦简《三十五年质日》中有一段记录主人公当年出行的文字,说他三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治销’,三月二十八‘去南归’,四月初一‘宿当阳’,四月初二‘宿销’,四月初三‘宿箬乡’。由于多个地名能够确定或大致推定范围,“销”与诸地点仅有一两日之程。因此整理者取了周振鹤先生(复旦大学教授)的说法,认为“销”在湖北荆门以北之石桥驿与南桥之间。” 根据楚人由北至南的迁徙方向,至楚武王时,楚人继续向南推进,笔者推武王所迁之“大”也应在石桥驿至南桥段更南处。“《左传》中所谓‘郊郢’,《读史方舆纪要》谓今钟祥,指郢都郊外之地,大致钟祥境。刘彬徽、何浩二先生认为,位于楚都周边的郊郢在楚郢之东,此别都建于汉水东,大约是春秋早期为便于镇抚汉东而设,屈瑕治于郊郢以御四邑。”⑤故笔者认为此郊郢离楚武王之“疆郢”应不远。童书业先生亦云“郊郢或指郢都郊外之地,则似武王时楚都已在汉水中游一带。”⑨又据《左传.庄公四年》所载,武王于伐随途中因心疾突发卒于樠木山(按:《读史方舆纪要》谓“樠木山在(安陆)府治东一里,一名武陵”。⑥今钟祥市东郊有樠木山,上有武王庙,附近尚有高大封土堆的冢墓数座),可推“疆郢”一地应该不会太远(时武王患心疾,临行与夫人邓曼语其心动不已,启程即突发)。今钟祥市西汉水对岸有钟祥文集镇,据考,汉江原流经今钟祥市区东郊,明嘉靖年间曾有一次改道。若改道前之汉东为郊郢地,那“疆郢”大致或可位于今文集一带。对此,湖北荆门市东宝区党校王国银先生在其文《荆门地区被湮没的楚郢都遗址》中提供了重要线索。王先生此前曾在东宝区方志办工作,对地方历史文化颇有研究。其于文中曰,“郢,即今钟祥北皇庄至汉江西侧文集镇一带。当年的汉江,紧贴郢中何石城而流,郢中原位于汉江西岸,与石城隔江相望。《天下郡国利病疏》载,‘汉水故道逼近郡城而下,明嘉靖初徙新洪绕沿山湾东,去城弥远。’今处于汉江西岸的文集镇,仍保留了楚时旧俗,不仅沿江桃林片片,而且传承了楚国图腾舞蹈《凤凰舞》。……楚之“大郢”当年就在子胥台的江对岸,即今郢中镇政府至文集镇大庙集一带。由于明嘉靖年间汉江河道西移,导致汉江河道从“大郢”城址横穿流过,大郢遗址至此不复存在,但在文集镇至大庙集之间至今仍可以看到一小段东西向的古都护城河遗迹。”⑦据王先生观点,大庙集之“大庙”或为楚宗庙,该地历史上曾繁盛一时,由于汉江改道,很多遗址如今或已被淹没。此外,中国钱币博物馆黄锡全先生在其文《楚武王“郢都”初探》中,也认为“疆郢”即“郊郢”,即今钟祥市区。⑩而另一篇署名为“彭鲁”的博文《楚国郢都新发现》亦提出武王“疆郢”地望大致位于文集旁冷水镇一带的观点。 综上,笔者推楚武王所居之“疆郢”大致或位于今钟祥文集一带,而解读“众不容于大,乃渭疆郢之波于宇人”一句,推武王自“宵”所徙之“大”,也就在“疆郢”附近。 注释: ① 载自《荆楚文物》第一辑第3页,荆州博物馆编,科学出版社。 ② 见《文物》2013年第4期,《有鄀铜器与鄀国历史新论》篇。 ③ 见简帛网《谈谈“楚居”所见古地名“宵”及相关问题》一文。 ④ 见湖南里耶秦简J1—52号。 ⑤ 参阅吴良宝著《战国楚简地名辑证》,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⑥ 载引自《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七湖广三,(清)顾祖禹著。 ⑦ 摘自王国银博文《荆门地区被湮没的楚郢都遗址》。 ⑧ 参阅《江汉考古》1987年第3期之“鄀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研究”一文。 ⑨ 见吴良宝著《战国楚简地名辑证》,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⑩ 参见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楚武王“郢都”初探》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