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寨者 原文: 龙头寨者,未识*于何有是名也。昔里有遗献曾言胜朝末闯贼猖狂,其避居于斯者得活数万生灵。余闻而窃志之,居常偕二三知已游,但见其地阔山商,嵯峨峻峭,*岩鳞生,怪石齿列,万豁竟赴,二水环流。跻巅上望,云霄若连;凝眸似近。异哉斯山也。古之人得障以为城者,而其名抑或因是始欤?迨我朝定鼎以来,吾乡人之饮和食德,以安享成平之福者,已百有五十余年于兹矣。不意客岁夹钟月始生魄,教逆蠢动,烽烟四起,破当阳,扰保康,据襄郢,围南漳。逗遛于湖河陕川,掠杀于村庄市镇。民心惶惶,靡有宁日。更可畏者,本年中元二十后,匪忽分支近窜自东*以及武安,大肆焚烧,不啻蜂腾蚁聚。都人士女,或号奔于四方,或援山而暂避。居吾境者幸赖斯寨以存焉。贼远遁,里中人为修葺是山而兼欲立庙以纪其事。试思借山为依者,复仗神以佑,此亦盛举也。而神道之威灵显赫者,莫如之由,亦传恃公冥助。各大宪因敕土人严装圣像。今也个修庙于斯,惟祈庇荫吾乡,香火日俸,将斯寨之名异而益异,我公之神亦灵焉尔。是为序。 董率人谢明周,可亭廖琼玉、逸士蔡勤修同书,林泉时万清撰。 大清嘉庆二年阳生后十日,嘉鱼石匠陈大明刊。 碑存东宝区栗溪镇折旗村龙头寨。 焕然复新 原文 从来事固难于创始,尤莫难重修。龙头古寨自避闯以来,由来旧矣。东有狮子口,西有灵峰山,北有仙居口,南有插旗山。群峰罗列,气象万千,诚荆郢西之胜境也。嘉庆改元,教匪猖狂。有谢子明、周董率合境居民修寨立庙,吾乡人得斯寨之高险,蒙尊神之庇荫,教匪叠至,保全无虞。至二十三年,辉因还愿入山,见庙宇*败,圣像寂寥,睹之目击心伤。于是启发虔心,商同附近段统全、吴广发公请首人,布告昔日在山避乱者,各捐资财,共襄厥成,鸠工庀材,不日而告竣矣。斯时年岁稔,人乐有道。庙宇复兴,圣像巍峨。工程完备。勒诸贞珉,永垂不朽。 重修首人邓应化、邓应宗。纠首蔡辉山、吴广法、国学段统全(共217人姓名及捐资金额从略)。 大清嘉庆二十三年五月十三日立。 碑存东宝区栗溪镇折旗村龙头寨。 插旗山寨碑 以志不朽 嘉庆二年仲冬月望八月大吉良旦。 今兹所建之安全寨者即古之插旗山也。天道变易,人事流迁。今日之所有,昔日无之,不为不足;昔日之所无,今日有之,不为有余。亏盈代谢,此理之恒,无足异也。今上御极之二年,小*肆虐,逼近此地之西界仅二十余里耳。幸大兵云集,贼匪远窜,此地赖以无虞。厥后乡耆谓予曰:今贼匪虽遁而去,来之数未可逆料,盖不可不设一御。御之法莫若建寨于山,以为久长之计。予曰:善哉!既而大兴工作不计日,而寨逐成焉。乡耆嘱予作文以志之,予亦不揣固陋,敬为撰文,以志不朽云。后学伍起英拜手书。 总首李有,山主王应清、汪龙、张文虎、张文彩、李应华,首人胡启鹏(共149人姓名从略)。胡应延大铳一杆、胡启凤大铳一杆、王思圣大铳一杆、杨开太大铳一杆,陈宏文元旦三十斤。曾平川元旦二十斤。 碑存东宝区栗溪镇折旗村插旗山寨。 兹因教匪猖狂 永垂万古 兹因教匪猖狂,督御河道,去秋堵卡砌路坡,有思患预防,章九思云:吾等设卡堵御,为身家性命也。然无长江之险,多内*之忧。倘老幼无寨,恐终致累。予曰:吾祖遗仙人岩,郢西古寨也。忆吾高祖季玉公**价买,约载洞城。有“事子孙栖身”等语。是吾高祖非为田计,原为洞,以备子孙不累,岂非居安思然之意哉?不意辛亥岁,户族将此遗产忍除异姓。予追思祖谕,无事*种,权体父照,逊易茔田,便弟悦瑞移就。故当署登山游洞城,见其形势险峻,**关河阻隔,而岩中遗迹,此居里余六洞,各屋随处幽间,顶城墙基百有余间。先祖依岩郑重农事,第关圣石庙,三仙石洞,天生造就,万古不朽。倘起修庙宇,勿得妄迁神像。即仓猝避乱,亦勿得欺占神地。且抚今追昔,观音有碑无像,而关圣为焚*袍,遥闻心伤空怀。感幸江右陈传诵,富水叶登高,石城戴贡三、张兰芳、陈君美、陈锦、陈铭、陈铎乐捐助予塑观音之像,光关圣之容。诸像*新,外修拜殿、佛石化钱炉。噫!势不得已避斯寨也。宗族子孙兮,务相谨守而光前;他乡戚友兮,端方而引贤;上下同居兮,晦明风雨心悬;神灵护佑兮,老幼尊卑得保全;****兮,后裔瓜*幸长绵;抚时感事兮,片石刻铭自永传。**陈逊安撰并书。 嘉庆三年五月日众姓同勒斯碑。 碑存东宝区栗溪镇插旗村仙人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