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邹洁 通讯员 黄三平 文/摄
进企业 充分掌握经营状况
从“金融早春行”到“进企业、增信心、解难题”专项行动,人民银行大冶市支行领导高度重视,成立工作专班,制订日程表,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行长负责协调推进,金管、货币信贷、办公室具体落实,陪同政府主要领导下乡镇进企业调研。充分利用金融副镇长的资源优势,先行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根据各乡镇银行机构网点的布局情况,督促、协调其开展摸排,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
在调研过程中,支行带领银行机构深入企业了解其在生产经营、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听取意见和建议,针对企业提出的实际问题制定解决措施和办法,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牢固树立产业第一、服务至上的意识,按照“我负责、我来办、马上办”的工作要求,凡是在职能范围内能解决的问题,做到协调银行机构上门服务、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克难攻坚。
据统计,支行班子成员累计陪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赴全市各乡镇调研30余次,通过下乡活动收集反映问题和意见86个,解决问题79个,发放宣传资料1500份,收集完善企业资料80份,协调银行机构发放贷款、转贷近40亿元。
增信心 明确方向降费减负
按照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十条意见》要求,按照总量控制、区别对待原则,支行协调、指导银行机构全力支持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在建项目的存量融资需求,不盲目抽贷、压贷、停贷,确保项目的有序推进,重点支持农田水利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城市交通等领域项目。
深入落实对农业、小微企业、服务业降费减负,根据企业情况自主开展贷款展期、续贷或贷款期限的无缝对接,着力提高信用贷款、企业互保贷款的比例,采取实质措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减少服务收费以缓解企业经营压力。
本月,我市15家银行机构联合签署了《支持实体经济公开承诺书》,承诺实施信贷业务限时办结制度,及时受理企业合理转贷,不借机压缩额度、附加条件;最大限度减费让利于企业,同等额度贷款整体费率不超去年同期水平;严格执行“七不准”和“四公开”,为我市经济实体提供优质便捷的银行服务,夯实银企互信基础,有效维护全市经济金融稳定。
解难题 创新方式整合资源
面对经济下行的不利局面,支行指导全市银行机构切实加强风险防控、积极向上级行争取政策、想方设法加大对经济社会的信贷投入。至七月底,我市银行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46.09亿元,比年初增加21.08亿元,增长9.37%。支行牵头成立的大冶市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技术解决银行和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自去年10月份试运行以来,全市共有388家企业在金融服务平台上完成注册,已完成318笔融资需求,贷款总额度34.81亿元。中心成功召开与阿里巴巴合作峰会,积极推动小微企业通过电商平台发展跨境贸易,扩大销售半径,实现跨跃发展,利用网商贷平台获得信用贷款,目前已有3家企业成功获得“网商贷”贷款300万元。
针对灵乡不锈钢产业从几年前的2家企业、400万元产值到现在14家企业、10亿元产值、2200人就业的蓬勃发展态势,支行行长陈晓春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厂一品、一品一策、分开经营、单独核算、合并报表、组建集团、捆绑打包、实现直接上市融资的策略,这一创新思路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认可,目前,相关整合事宜正在落实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