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0
中士
 
- 积分
- 290
IP属地:广东省东莞市
|
楚天都市报记者徐颖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朱熙勇
2015年08月17日 06:00 来源:楚天都市报 0人参与 0评论
原标题:□楚天都市报记者徐颖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朱熙勇
原稿:http://news.ifeng.com/a/20150817/44444537_0.shtml
昨日上午8:30,由著名作家刘醒龙打旗,感动中国人物、“移民书记”赵久富和湖北青年画家李瑾加盟,本报“南水北调人文行走”正式从楚天传媒大厦出发。
经过5个多小时车程,我们到达了行程中的第一站丹江口。刚进入库区,迎面山体上青草花卉绘就的“南水北调水源地”几个大字撞入眼帘。画家李瑾兴奋地叫起来,忙拿起手机拍下这个画面。当雄伟壮观的丹江口大坝耸立在眼前时,这位青年画家的手机更忙了,“太有画面感了!”
人类文明创造的奇迹,在画家眼里是震撼人心的画面,在作家刘醒龙眼中,则变成了具有生命力的意象。他曾来过丹江口大坝两次,一次是大坝加高之前,一次是大坝加高之后,而这一次是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即将一周年之际,在他看来,大坝“已经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男人,更成熟了。”
移民代表赵久富也曾多次来过丹江口大坝,但他觉得这一次不一样,因为是跟“文人”们一起来的。虽然长年在农村,不舞文弄墨,但昨日他说话也文气起来,说希望作家和画家“好好描绘丹江口碧波荡漾的一库好水”。读者代表沈淑章说得贴切:“过去是新闻报道中的水库和移民,而这次呈现的将会是文学中的水库和移民形象。”
从工程现场回到住地,刘醒龙立刻被闻讯赶来的文学粉丝打围,他现场挥毫写下浓墨重彩的7幅大字:“沧浪水清”、“中国水都丹江口”、“万年清流”……
至晚上9点多,这场临时起意的笔会才告一段落,但一库清水引发的文思还在发酵,明日刘醒龙的文化散文将与大家见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