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周雨婷
个人档案:
陈泽华 男 湖北中医药大学
陈丽华 女 湖北文理学院
一对儿女同年高考,双双得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对于一般家庭来讲是喜事。可是,陈贵镇安船村陈柏林遇到了,却高兴不起来。家庭贫困,根本负担不起两个孩子的上学费用。
在偏远的陈贵镇安船村陈安船湾,记者见到了陈柏林和他的女儿陈丽华。瘦小的身板,大大的眼睛,陈丽华看起来倒像个初中生。但陈柏林告诉记者,女儿今年已经20岁了,之所以现在才开始上大学,缘于她小时候生的一场病。
5岁的一天,陈丽华开始出现发热、头昏的现象,家里人以为她只是普通的感冒,便没有太在意。谁知这“感冒”一直不好,陈柏林便带女儿到医院检查,结果被告知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陈柏林当即带着女儿前往武汉同济医院治疗,在那里治疗了2个月后,陈丽华转入仙桃中医院住院,这一住就是两年。为了给女儿治病,陈柏林花光了自己的积蓄,又借遍了亲戚,这才将女儿的病情稳定下来。也因此,陈丽华是8岁多才开始读一年级。上学之后,她便一直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2012年,她以552分的成绩考入大冶一中。
陈丽华的弟弟陈泽华今年19岁。陈泽华在大冶做暑假工,没有时间回家。“高考完第二天他就去妈妈工作的铝材厂做暑假工,一直要做到8月底,”陈丽华说,弟弟每天工作12个小时,早上7点到晚上7点,平时就在铝材厂住着。
陈泽华与姐姐一样,也毕业于大冶一中,两人是同一届的学生,都学习理科。放月假回家的时候,有不懂的问题,陈丽华都会向弟弟请教。平时在学校,姐弟俩都十分节约,除了必要的补课费、资料费,姐弟俩从不向家里要多余的钱。“早餐吃2个包子,中午就吃饭菜,晚上还是吃包子或粉,”陈丽华说,父亲自2007年在做事时从高处摔下,导致右腿仍有些跛,也无法干重活,家里的经济负担全压在母亲一人身上。懂事的姐弟俩,体谅父母的难处,能节省一分便是一分。
高考完后,陈丽华也在刘仁八的一家服装厂做过暑假工,熨衣服、剪线头、运送衣服……一天工作14个小时。“我并不觉得辛苦,弟弟做普工才辛苦,但他从没有喊过累,”陈丽华说,服装厂包吃住,每个月虽只有1500元,但她已经很满足了。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父母亲减轻一点负担。考虑到女儿的身体情况,陈柏林只让她工作了一个月便回家休养。
在家里,陈丽华也没有闲着,父亲替湾子里的安船矿业公司看守仓库,她就在家洗衣服、拖地,做好饭等父亲回家。
谈及未来,陈丽华告诉记者,她选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大学里,她不仅要更加努力地学好专业,还要勤工俭学,不让母亲自己一人背负家庭的经济重担。如果有机会,她还想考研,继续深造,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一家人过上好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