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574|回复: 1

漫话书籍中的插图

[复制链接]
来自
重庆
精华
8

111

主题

128

帖子

243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43

IP属地:重庆市

发表于 重庆市 2015-8-23 21: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漫话书籍中的插图

    最近闲来无事,偶从书架上取来漓江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插图》一书,此书我于1987年购来的,翻看了无数遍,并没有多少感慨。但是这次重新去读它,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令我思索万分,无意中想到近年来出版的书籍中鲜有插图。我将1978年出版至现在的书藉作了个比较,1978年至1992年出版的书藉,平均每本至少有三到六幅很精美的插图,每幅插图以生动的形象和艺术魅力加深了读者对文字的感受。因此,很自然联想到“左图右史” 是我国自古就有的文化传统,汉代的画像石刻,唐代的经券画刊,元明清的小说、戏曲、传记、诗词中的绘画插图,已经得到广泛的普及了。
   “五四” 新文学运动以后,倘若书籍无插图会令读书人心生疑窦。书籍和插图成了孪生子。鲁迅先生亲自为《朝花夕拾》操刀作插图,曾经精心编印《死魂灵百图》等刻有插图的书籍。张爱玲也亲自操刀为自己的《流言》绘制了生动优美的插图。
    张光宇有《水浒人物》和《杜甫传》的插图。刘岘为《子夜》,力群为《王贵与李香香》,古元为《暴风骤雨》,彦涵为《新儿女英雄传》所作的插图为文学史上名著插图的成功典范;漫画家丁聪为《四世同堂》所作的插图更是锦上添花。
    鲁迅创造了阿Q,就有了丰子恺、丁聪、叶浅予、蒋兆和、赵延年、范曾等画家精心刻画的自已心中的带有不同时代的阿Q形象。厚厚的嘴唇,透着质扑和愚味,斜睨的眼神透着一丝狡滑,一缕愤懑,稀疏的头发,一根竖立,倒背着手,破旧的短布挂衫用腰带束起,别一竿烟袋,辛辣讽刺的意味正符合原著的精神,一看就是从鲁迅先生小说中走出来的。
   《红楼梦》,小说里的插图,连环画也罢,程十发、王叔晖、刘旦宅、戴敦邦、韩羽的插图更是风格各异,各有千秋。读了数个版本的《红楼梦》,看了各大画家的插图,小说中的人物就在自己脑海中活了起来。
    巴尔扎克中文版全集共三十卷,每卷都有4至7幅,都是当时有名的画家、木刻作者的插图,真是赏心阅目,对理解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1978至1992年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的中文版都有名家插图,这些插图版书籍一直是我的最爱,书中那些“文学和绘画的宁馨儿”, 常常让自已在读书之余,再过上一把赏画的艺术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23

2万

主题

60万

帖子

7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人在天涯ξ灵气袭人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776317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24-6-3 23: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插图也很重要。
活着应该快乐,因为你会死很久。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如果你涉世未深,我会陪你看遍世间繁华;如果你历尽沧桑,我会带你坐十遍木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