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贵宾
   
- 积分
- 8146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
母亲从老家打来电话,说今天是我的生日,让我回家去捉个豚弄回城关弄着吃。这是我成家后二十多年的生日以来,母亲不变的嘱托。
四十七年前,一个非常炎热的夏天,我出生在偏远小山村一个贫困的家庭里。听母亲说,她生我的时候正值农村“双抢”的繁忙时节。之后,我又有了一个弟弟,两个妹妹。
那个年代,每天村头的大钟一响,各家各户的男女劳动力便要出工参加集体劳动,队长记工,到年终按各个家庭的工分,结合村里的总产量、总收入进行分配,出工多的家庭便可以进钱。
我家人口多,母亲要照顾我们,一般不能出工,家里只有父亲一个正劳力出工挣工分。父亲的身体不怎么好,经常生病,所以出工得工分不多,每年年终村里结算,我家总是“超支户”不说,有时还要拿钱出去。生活尽管如此艰难,但每逢我生日的那一天,母亲都要为我做点好吃的,如有的时候是拿出存放多时、舍不得吃的鸡蛋,放一两枚到煮粥的鼎罐中,煮熟后给我一个人吃;有的时候是嘱咐我父亲为我弄点点心。但是,更多的时候总是母亲的叨唠,说是家里太困难了,我们兄妹又多,对自己没有多大能力单独为我弄些好吃的而感到难过……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落实之后,土地承包到各家各户,各家田地自己种。父亲除了种好田地之外,也做些“副业”,如拉大锯、做竹床、箩筐等增加家庭收入,维持我们兄妹五人读书及家用,日子虽然过得紧巴,但是比起集体经济时强多了。每逢我的生日,母亲便买得起猎肉回家包饺子,全家人一起吃饺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我的家庭也不例外,经济收入等各个方面的情况都在好转,我们兄妹5人先后都参加了工作,并都成家。
因为工作在城关,我成家之后,没有跟父母一起住在农村。90年代初期,通讯还不是很方便,每逢我生日的那一天,母亲总会自己、或者托人带来自家养的鸡、豚等,说是为我过生日。后来家里装了电话,每逢我生日,母亲便会打来电话,叫我回去捉个鸡和豚等。这是母亲多年不变的嘱托。
今年,在我四十七岁生日的那天早晨,母亲照例又打来电话,还是那个不变的话题,我听着母亲的声音,眼泪却不自觉地流出了眼眶……
放下话筒,我出门上街去买一个豚,剁了猪排骨,搭上回老家去的公汽,给父母送去儿子的一颗孝心。
大冶社会养老保险局 冯志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