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是大一的第一个暑假。来武汉这么久,我还是第一次和室友一起出来旅行。他是地地道道的武汉人,我是因为父母打工,才来武汉读书的。这个陌生的城市,对我来说,感觉有些新鲜。趁着暑假的闲情,他带我来到武汉旅游的第一站----“九真山” 我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却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是农村来的孩子,山山水水,见惯不惯。总觉得来山里玩,还不如回老家。可到了这里,一整年的喧嚣生活,突然得到了宁静,心中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感觉这里充满了灵气,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花鸟虫鱼,让我的心放飞于自然,身临其境地感受千年的传说。 其实,我是一个很喜欢读书的孩纸,喜欢从故事中找风景,也爱在风景里讲故事。初来乍到,自然而然,我的室友成了一个不“称职”的导游。那时候,他把我当成一个门外汉,一路上给我讲这里的故事。他跟我说,他很早就来过这里,一路上描述“楚望亭”、“锁情台”、“丹霞湖”等等景点,他还自我满足的吹嘘,吹些对这里了如指掌之类的牛皮。听他说了一些九真十景零零碎碎的介绍,我心中唯独对“知音谷”印象深刻,顺手拍到了伯牙子期并坐的雕像。
那次游玩,我第一次领略到了知音谷的林溪繁茂,鸟语花香;看到了抚琴石边,感受以音乐觅知音的境界。置身其中,朦胧的空气里,像弥漫着当年的气息,仿佛那两座雕像,本就是浑然天成。感觉耳边,还有高山流水的调子飘过。我抚摸着抚琴石,感受着历史留给我的绝妙,感受着知音文化的千古传承。顺着林间小道,来到子期草庐,看着这山涧小屋,似乎千年前,他们也似乎有我这么一个邻居。我情不自禁地心动了,在一棵不知名灌木叶上,用笔轻轻写下了“气浮如流水不安,心静似高山不动。”这样的句子,来感受高山流水带给我的灵性。 我也顺手掏出像素不怎么高的手机,记录下和子期草庐相遇的这一刻!
今年,我又和室友,故地重游,再次来到知音谷,一切还是那么亲切,我和他的关系,也越来越好。隐约中,我看到那片叶子上的字还在,字迹虽变得模糊,却像是被这里的历史渲染地更加神秘,我觉得知音谷,才是寻觅知音的好地方。也许你去寻找,还能看到那片树叶,也许还能寻觅我们的足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