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752|回复: 0

[时事评论] 族谱衔接两地“四大姓氏”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789

主题

1819

帖子

2747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747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15-8-28 09: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记者 刘婧
前些天,在郎溪的采访中,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里的湖滨村有汪、王、罗、卫四个大姓,几乎都从大冶汪仁迁徙而来。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汪仁地区,汪、王、罗、卫也是当地的四大姓氏,它们和郎溪四大姓氏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渊源。
四大姓氏结对迁徙
据大冶谱牒协会秘书长柏波介绍,最先开始汪、王、罗、卫并不是汪仁的土著居民,大约在明朝宣德年间之后,汪、王、罗、卫四大姓氏的祖先就先后来到大冶汪仁定居,其中以王姓最早来到汪仁生活。
由于四个姓氏的居住地之间相隔只有几里路,相互之间往来频繁,随后通过通婚、繁衍子嗣等方式,姓氏之间不断分支,在汪仁形成了每个姓都有一二十个村庄,到清朝乾隆年间,汪、王、罗、卫四个姓氏成为了汪仁人口最多的四个姓氏。
“一直持续到现在,这四大姓氏都还是汪仁最大的四个姓氏。如果溯源的话,四大姓氏的先祖肯定也不是大冶这边,但是经过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大冶无疑成为了他们的根源。”柏波说道。
在太平天国时期,大冶湖沿岸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汪仁正好处于这一位置,当时人多地少,大部分的土地都被地主买去了,再加上那个年代家里兄弟姐妹都很多,这样每个人能分到的土地非常少,家庭生活很困难,常常吃不饱穿不暖。
就在这时,大冶传来安徽郎溪巡抚衙门张贴的告示,上面写着鼓励人口迁徙到郎溪一带,弥补那边的人口空白。因此,汪、王、罗、卫四大姓就相邀亲朋好友一起来到郎溪,看看那边的环境和条件是否适合居住。
族谱衔接两地往来
将近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四大姓氏徒步到郎溪县飞鲤镇湖滨村,发现当地因为战乱和瘟疫,几乎没有什么人,而且很多房子都是空着的。
人口稀少,土地很多,附近还有一个南漪湖,跟大冶老家生活条件很相似,适合居住发展,他们就此插草为家,在郎溪定居发展。
在经历了和郎溪当地居民、河南、浙江其他等地移民的利益斗争,以及户口纠纷等一系列问题后,他们成为了大冶在湖滨村这边的第一批移民。
生活稳定之后,他们也没有忘记在老家的亲人,经常写信回来询问家里的情况如何。
当得知家中部分亲人生活困难时,生根落户的他们又邀请家乡人到郎溪来生活。前后的岁月,一批又一批的大冶移民开始向郎溪迁徙。“这种迁徙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柏波说。
在湖滨村,从大冶迁徙来的四大姓氏一直保持往来,直到文革时期因种种原因才中断了联系。
1988年,大冶各个姓氏都开始修谱,为了保持家谱的完整度,大冶这边的四大姓氏就到江南(当时的迁徙被称之为湖北人下江南)去寻亲,衔接上了间隔几十年的家族之间的交往。
随后,四大家族之间的联系逐步密切,交往也呈现白热化。相同姓氏、家族之间以现在的辈分最高的人牵头你来我往,以血脉为媒亲情为介代代传承。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修谱时是我们大冶这边的人找到郎溪那边的多,那么现在的话就是郎溪那边回来寻祖的多了。”罗厚锐说道。
同辈主导亲情维系
罗厚胜是郎溪县飞鲤镇湖滨村的会计,他们罗氏一族之间常有联系,目前到他们高字辈就以他和堂哥罗厚锐为首,承接亲情往来。
昨日,在罗厚锐大冶城区的家里,他向我们讲述了罗氏一族的交往故事。
罗厚锐说,他们罗家是在祖字辈时下江南的,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隔一两年,在郎溪那边的罗家人都会回来一次,直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上世纪80年代,罗厚胜的弟弟在郎溪那边遭遇一些困难,当时大冶这边发展好些,想要回来安家,还在大冶工作过一段时间。
但好景不长,因为其弟弟从小在安徽那边生长,多少还是有些不习惯,最后还是没有留下来。“由于在这边待过,感情还是深厚些,今年春节还开车带着一家人来看我们。”罗厚锐说。
一般来说,两地来往都是罗氏姓氏的一个家族之间交往密切,大冶这边家族的人隔个三五年就会去一两次。
罗厚锐说,之前都是父亲跟郎溪那边的高字辈长辈罗高坤联系,现在高字辈的长辈们年纪大了,因此就转由罗厚锐和罗厚胜这辈人主导家族之间亲情的维系。
“我也是这两年才和堂弟罗厚胜取得联系,一个辈分和一个辈分之间的交往,是家族之间潜移默化的认知。”罗厚锐说,等他们这辈人老了之后,就是儿子那辈肩负起家族之间的联系。据悉,汪飞是2014年黄石市高考理科状元,他和柯若娴均为大冶本地人,此次暑期实践活动,他们也借机回到家乡,希望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