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天空(二) 瞿景航 外公涂希农于1986年终于获得了中共罗田县委组织部发文给予他落实政策,恢复名誉。可这是迟到的春天,我那善良的母亲怎么也见不到外公恢复名誉的文件。只有海外飞回来的大舅看到了文件。大舅感恩,捐款修骆驼坳到虎母山的路,他先后为罗田政协,台办,1991年罗田水灾、1998年洪灾都捐了款 ,他也为四川汶川大地震献了自己的一份爱心。大舅一家十分爱祖国,他说:“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我们要统一,大陆和台湾永远是一家人。” 外公涂希农,8岁就跟着他的舅父叶幼村将军在北京读书,后来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史系,并留学苏俄东方大学。归国后,先后任过陕西省秘书长,北平市委秘书长等职。罗田县妇女联合会第一个主席——叶琼书就是他的表妹,她就是受到外公的影响和鼓励投身了革命。 外公弃官不做,是看到了国民党上层的腐败,他尤其痛恨日本人,因为日本人在湖北监利县杀害了外公的亲弟弟,也就是叶琼书的未婚丈夫。自此,外公倾向了共产党。 1955年下半年,外公背着“伪方”的帽子,带着全家六口人来到虎母山槐树湾自然村,这个湾的老百姓特别善良和厚道,他们没有欺负外公一家,相反他们保护外公和我善良的外婆、以及母亲一家人。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岁月里,他们总是站出来为外公外婆说话。别小看这些没读书的山民,他们特别具有同情心,他们讲人性,尊重知识。以胡云桂的父辈,胡云国的父辈为代表,全湾胡姓族人没有一个人欺负过外公家,他们自己都食物紧缺,反而接济外公一家人,胡云桂的母亲还曾哺育过幼年时的妹妹和我。如今,胡云桂的母亲还健在,今年八十有余,但愿他老人家长命百岁!正是人生无处不相逢,我妹妹也在武汉工作,更巧的是外甥考上研究生时,导师竟然是虎母山的胡云桂!这就是缘分吧。我写过《我爱您啊,罗田》其实就是爱那些纯朴的骆驼坳虎母山人。 1989年7月,大舅第一次从台湾飞回来,受到了湖北省委统战部、黄冈市委统战部、罗田县委统战部、罗田县台办的热情接待。骆驼坳镇政府、卢坳村委会也迎送了大舅。第一次回时大舅含着泪水背诵: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每次离开时,虎母山老百姓都热情相送,大舅含着泪水,双手抱拳向来送的群众祝福和告别。大舅第一次飞回,巧合应验了母亲在1949年下半年在虎母山庙里抽的签,签上说归家一旬。大舅正好六十岁归来,与母亲无缘相见。倒是我的父亲和他尴尬相会,大舅反客为主热情款待了父亲,还送了一副眼镜,让父亲能用好。一个是***的老兵一个是***的上层人士;一个是我的父亲,一个是我的大舅,这就是政治,人不容易逃出政治,出身也不能由人去选择,骨肉亲情怎么能划分得了啊!一切都是命运,但我更坚信——人间正道是沧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