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276|回复: 0

冷暖丽江,一场别样的自在清欢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南
精华
0

12

主题

12

帖子

24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24

IP属地:湖南省长沙市

发表于 湖南省长沙市 2015-8-31 12: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或许因为在江南长大,近年的我对于白墙黛瓦,亭榭廊桥,绿波摇橹,弱柳扶风这一系列典型的水乡风光,似乎已经有些免疫。所以这次我把浪迹的脚步放到了心往已久的西南边陲,在这个夏天和小伙伴阿改一起,选择与丽江这座城市去建立专属于我们的私密体验,与丽江开始我们的“三夜情”。

  云南的旅游资源丰富且集中,香格里拉、玉龙雪山、丽江古城等等都是成片区分布,加上毗邻川藏的地域优势,如果时间充裕,完全可以自己规划一条览胜线,把整个大西南的风光自飨个痛快。由于这次出走在整个暑假的时间计划里有些仓促,几乎是提前两三天定好了所有的行程,而正处八月初的旺季,近四天的火车票都几近售罄,所以咬咬牙定了从昆明来回的机票。昆明直达丽江的铁运票况也同上,我们只好见招拆招。

  谢天谢地,经过一路的奔波,我终于还是成功到了我心中挂念的丽江。不多说,先去客栈,走起。

  而我们在丽江落脚的的客栈叫花间堂,它还有另外一个别致的名字--青尘院。客栈正临近本土生活气息最为浓厚的忠义市场--长长的青石板路,两边坐满了摆卖摊货的丽江百姓,有形状怪奇的大小菌类,有卖相喜人的丽江米糕,还有各种带着水珠的新鲜欲滴的蔬菜。不过这虽是市井却不腥臭,繁杂却落落整洁。

  客栈人员为我们免费了安排接机,到达四方街后没多久,远远就能看到身穿天青色小袍的年轻姐姐来迎接我们。我们随着她穿过曲回的街道,直至在转身的一个路口,看到了“花间堂·青尘院”的牌匾。

  一踏入客栈 ,便能在各般建筑的风格艺术中感受到这种因地制宜的哲学。最明显的是进门大厅一侧,宽大廓落的厦子,也叫外廊,是纳西民居中的标配。纳西人民喜欢借着丽江怡人的气候,在风清花馥的厦子里进餐会客。而在花间堂,这里是供居客享用阳光和下午茶的庭院,院里植有桂花和石榴,去漫读书吧挑一本书,就可以静好地度过一个下午。



  吱呀一声推开古旧的房门,一阵宁谧的幽香。

  桌上有一本丽江风土志,以及一册贴心介绍屋内的陈设功用配置和公共区域的小手札,往后翻则是曾经也在这憩居过的旅者们留下的感怀和祝愿。


  特别喜欢卧室和卫浴间的一道拱券,有山洞的神秘和新奇,像小时候探幽寻远想要找的那种秘密基地。松石绿的布帘更添了几分秘意。

  自助厨房里锅碗瓢盆、烤箱高炉均齐备,门口便可以采买新鲜食材,大厨不妨在这一展身手,新手也可以来享受烹调的乐趣。


  店里的姑娘小玉带我们去半山腰看日落,又领着我们去了一间不错的酒吧。归来后,对面的一户屋内灯仍亮着,里面断断续续传来几声轻语,看来也还没入睡。灯光透过青色的帐幔和错落的窗格,朦胧而绰约,还有庭前石榴树的剪影。

  丽江的夜凉。床边的电暖器打开后,门外的桂花香、屋内的墨香株薰、桌上刚沏好的一杯花茶一杯普洱、刚洗完澡未散的沐浴香,全都暖融融地晕在空气里。舟车劳顿后第一个好梦。

  之前做功课的时候听说通往泸沽湖的高速路在维修,大巴没法走,所以我们来丽江的当天就订了一家旅游专线,正值雨季的丽江山间路滑,安全起见,我们第二天凌晨四点就出发了,一直到中午一点才在客栈安顿下来。期间走过的路,有斜达五六度的惊险泥坡,跑这条路好多年的司机让我们下车,自己一人淡定地缓缓挪下去;有石块密布的土路,人坐在车上上下左右颠簸不休,放在后备箱的行李横七竖八地倒落,还沾了不少泥。


  泸沽湖的里格半岛,听我们的导游兼司机,一个很帅的彝族小哥说那上面全是豪华湖景酒店,一般人住不起的那种。膜拜一下那上面的土豪。


  阳光下的泸沽湖异常的通透澄明。光影魔术间,能看到滢蓝和湖绿水色的柔软渐变。

  第二天原本想坐猪槽船去看湖心日出的,早起却碰上的是满满布整在天际的云,还有些微凉的小雨。然而阴天的泸沽湖也别有一种沁神的清冷。



  从泸沽湖回来已经晚上六七点,接我们去客栈的工作人员电话那头说和我们在古城大水车会合。当我们在人海中最终成功接头,只见一个大叔推着辆锈青的三轮车,小男孩端坐在车上,天真凝滞着望着我们。于是我们乘着这豪华座驾,在青石板上颠摆着倒行,一路上不时有行人回望我们,带着惊惑的笑意。

  山脚下便是丽江最繁华的酒吧一条街。这里很少传来如迪厅踏着脚步打节拍的电音,大多数是不插电、静悠悠弹着吉他唱马頔唱陈粒的民谣声,或是律动十足的带感轻摇。

  云南小吃名气最大的还属鲜花饼,然而外省的我们平日里只能吃到不知道存放了多久的礼盒装,和新鲜出炉的简直无法相比--外面的酥皮香软微脆,还有温扑扑的热气,咬开一口能看到实打实的蜷缩起来的玫瑰花瓣,品在嘴里,满满花的清香和湿甜。

  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云南的野生食用菌资源异常丰富多样。松茸啊鸡枞啊,各种菌类作为主菜、配菜、佐料,在炒炖蒸煮各种佳肴里存在感都很高。这里的野生菌则充当了容器托盘的作用,盛一个温泉蛋、一捧杂蔬椒末,就成了一道卖相喜人的小吃。

  丽江的三文鱼其实应该叫虹鳟鱼,相当好吃,也不可错过。

  嗯,我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并没有尝试,所以这几道菜就默默只发图不说话了……

  在外面呆到十点多,我们才不紧不慢地往回走,人渐渐少了,丽江的夜晚安静而疏凉。我们穿过幽幽小街,朝那座小小的安居之所归去。

  所谓生如逆旅,行色匆匆始终是常态,在路上偶尔停下却能享受一次自在如归,谁说不弥足珍贵呢。

  而提到丽江,其实此前我与大多数人一样,用“商业化”“艳遇之都”这样的刻板印象有意无意地绑架了这座城市,加上对随大流的大众文化有种迷之抗拒甚至不屑,来之前我的心情是观望大于期待的。然而这次的亲身体验却让我真正感受到,丽江,是一种生活态度,是时刻活在当下的率真,是懂得享受生活的快意。这里的人们用自己的方式坦荡真诚的表达自己,一杯凉啤,一首好歌,你是什么样的人便能有什么样的际遇。我相信这里不乏一夜风流,然而我们这一路遇上的人都胸无城府,认真而愉悦地经营着自己的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