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曼茹 文/摄
宝宝三岁了,到了入园的年纪。看着宝贝们迈出自己人生的第一步,很多家长的心随着孩子开学时间的推进开始纠结起来。
孩子首次入园,出现各种不适也在所难免,但如何才能尽快缩短这种不适应的时间,帮助自己的孩子度过“精神断奶期”?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宝宝入园 课堂里往往哭成一片
园里的宝宝在放声大哭,园外的妈妈在悄悄抹泪,这是开学那天,在很多幼儿园门口可以看到的场景。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大多数宝宝在刚入园时要面对新环境,面对陌生人,接触新事物,适应新规律会出现不适应。
今年28岁的吴女士在幼儿园当职,8月份也将自己刚满三岁的儿子带进了幼儿园。既是幼儿园老师又是孩子的妈妈,这样的双重身份,让吴女士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
吴女士告诉记者,第一天上学,孩子没见到她就哭,当她回到教室后就好了,后来彻底和宝贝分开时,在楼上还能听到孩子撕心裂肺的呐喊声了。“过了一个星期,就只会偶尔想起来时哭下,然后就是见到我的时候哭。”
每年入园第一天,新生班的场面可用哭声震天来形容。孩子们初入幼儿园感到恐惧是很正常。有的孩子想用哭声来留住父母,或者是通过不吃饭、不睡觉这样的行为来进行反抗,更有甚者直接就哭出病来。家长看到这样的情况往往就会于心不忍。其实,这样的现象是一种常态。
家长担忧 入园不顺影响孩子成长
8月底,宝宝们都将被送进幼儿园,要从家庭生活迈向集体生活,从亲子关系过度到伙伴关系,同时也是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如果没踏好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此过程中,不少初入园的宝宝出现了生病、发烧这些棘手的问题,这也让孩子们的父母着急上火,不少家长还为此进入头痛焦虑阶段。
李天宏的妈妈自孩子要入园开始,就每天都被孩子天崩地裂的哭声烦扰着。这让白天要忙着上班,晚上还要回家做饭收拾家务的她忙得焦头烂额。李天宏向记者倾诉:“我只想赶紧结束这样的日子,真是一天也熬不下去了。”
吴泽从一岁开始一直是由爷爷奶奶带着,他的爷爷奶奶也向记者表达了同样的诉求,早就到了入园的年龄,但因为吴泽的一再闹腾,如今已满4岁的吴泽才刚刚入园。“不知道为什么孩子就是不愿上幼儿园,孩子妈又坚持要我们往幼儿园送,我们也很难做。”
园长建议 提前带孩子熟悉环境
家长如何去做,才能缩短孩子入园后的不适应期呢?
据大冶风华幼儿园书记、总园长叶汉平介绍,在宝宝心底是极不愿与爸爸妈妈分开的。一旦分开,宝宝内心便会产生失落感,焦虑而不知所措。其次,离开了熟悉的家,面对陌生的环境,也会让宝宝产生害怕和无助的情绪。而这也是孩子们入园时的普遍现象。
叶汉平告诉记者,家长选好了幼儿园就应该信任幼儿园,否则,家长这些焦虑和担心的情绪就会影响到孩子。其次,就是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上幼儿园,如可以告诉孩子,聪明的小宝贝都要上幼儿园。
当然,作为家长应该为孩子阐述上幼儿园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并帮助孩子培养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另外,就是带着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给孩子一个面对新环境的心理准备。
叶汉平认为,孩子入园总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不吃饭、不睡觉这样的问题,随着集体里的效仿作用,孩子会慢慢被同化,接下来的事就可以交给老师处理。几天过后,孩子就会发现妈妈离开后并没有发生什么太可怕的事,慢慢也就会接受这样的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