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胡一杨 于 2015-9-6 09:49 编辑
家住万山贾州村的小王的老爸是个盲人。老父是个乐观的人,并没有身体的残疾而精神颓废。当面对记者的采访问及他每月家里电费多少时,老王说:“费不了几个钱,俗话说瞎子点灯白费蜡。”可见他乐观的生活态度。 小王在上初中的时候,逢年过节就去市场批发鞭炮到宏伟厂买,每次能卖100块钱。每次去进货的时候,老王骑三轮,小王负责指挥交通方向,父子俩乐在其中。小王穷的时候,自己只有两条长裤,一条是卖鞭炮赚来的,一条是老妈捡废品捡回来的。小王高中毕业后,考上了湖南的一所三类大学,大学毕业后又到西藏当了兵,享受了国家对参军的大学生退还大学学费的政策。近日又传来好消息:小王在部队上提干了。 有一次在南街见到一幕:一个穿着过时的白衬衣、蓝裤子,背着廉价背包的中年男子,坐在医院外的花坛上不住地唉声叹气。妻子在旁边劝他:“得病了不要紧,我回家取出家里所有的钱去给你治病。”,看样子,是中年男子怕病治不好,还担心花光家里所有的钱。 朋友老高,是破产下岗企业的职工,家里住的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盖的红砖外墙的团结户房子。所谓团结户,就是企业中,两家共同使用厕所和厨房的那种居住方式。老高委托我找某局办点事,事情最后如愿办成了。老高让我出面请办事的人员吃顿饭,以表谢意。他媳妇拿出家里积攒的皱皱巴巴的钱,交给老高,老高则小心翼翼地装好。请客时候,酒店也属中档、菜品安排的也不错,就是带来的酒档次不够,现场老高有点尴尬。 小王家里虽然很穷,但一家子快乐一点也不少。“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很小就掌握了赚钱的本领,后学业有成,当兵提干,人生一帆风顺。中年男子虽然也很穷,但家庭夫唱妇随,充满温情。老高的白酒没有跟上时代的节奏,一场酒局没有办好。 后来,事情有点转机。小王从西藏转业后,带着心仪的女友、带着数量不菲的安置费回襄阳创了业,现在已是年收入百万的小老板。他在樊城给父母买了一套房,一家子其乐融融。那位中年汉子家庭的困境经报纸、网络媒体报道后,一家接受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现在病情得到了控制。家住棚户区的老高一家也拆迁搬进了新居,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观。 穷人家虽然缺少钱,但从不缺少希望和温情。因为有爱在那里,他们的日子一样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