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贵宾
   
- 积分
- 814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记者 朱达) 受到央行再次“降准降息”和股市震荡的影响,市民们发现,这段时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也呈下降趋势。根据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新发售的理财产品不仅数量下降,预期收益也大幅下降。
据统计,8月22日到8月28日,全国69家银行共发行了773款理财产品,发行银行数比上期减少10家。这段时期,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6%,较上期减少15个基点。其中,预期最高收益率在6及以上的理财产品共18款,市场占比为2.33%,环比减少0.59个百分点。
不仅新发售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不理想,很多银行已经发售的理财产品也受影响不得不提前终止。
市民金先生购买的某国有银行于今年四月发行的一款人民币非保本理财产品,合同规定的委托管理期为331日,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6.2%。但今年8月12日,银行突然发布公告,对这款理财产品进行了提前终止。其官网给出的理由为“近期A股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股票大幅下跌,导致该信托单元净值跌破预警线”,因此,银行方面将这款产品“于2015年8月17日提前终止,并于8月20日前向客户返还投资本金及投资收益,实得收益按实际理财期限(天数)和原预期年化收益率6.2%计算”。金先生对此感到有些无奈。
无独有偶,某家股份制银行推出的一款时限从2014年12月25日到今年10月17日,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1%的非保本浮动收益的理财产品,也于8月6日被银行提前终止,银行方面给出的理由也是“投资市场变化,为保护投资者利益”。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最近有不少银行的理财产品公布了提前终止的信息。其中既有股份制银行,也有国有大型银行,这些被提前终止的理财产品,大多数是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的理财产品,产品投向也基本是债券、股票等货币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有50款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提前终止。从提前终止的产品期限来看,产品提前终止的天数平均提前116天。从收益水平来看,提前终止的产品中,预期收益率最低的为5.2%,最高达7.3%,6款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超6%。
一家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银行合作理财产品,例如信托类理财产品,相对于银行自己经营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自然高了很多,但风险也随之提高,由于近期股市暴跌,投资于股市的理财产品净值达到止损线,银行不得不提前终止部分理财产品。
“即使是提前终止的理财产品,目前看来,本金和年化收益率均不受影响。”但这位工作人员也承认,由于理财期限缩短,投资者实际拿到的收益将不如预期。
记者注意到,对于提前终止合同,银行方面也在合同上做了规定。一家国有银行的理财产品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投资者无提前终止权”,银行“如遇国家金融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并影响到本理财产品的正常运作”或“因市场发生极端重大变动或突发性事件等情形时”,有权提前终止合同。但“将提前两个工作日以公告形式通知投资者,并在提前终止日后三个工作日内向投资者返还理财本金及应得收益”。
对此,专家建议投资者在购买合同时,特别关注这些合同的细节,同时要经常关注理财账户、银行的信息披露公告以及银行的短信通知等信息,及时了解自己投资产品的情况,如遇到提前终止,可及时选择其他高收益率理财产品。
|
|